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新經濟 新聞詳情
上海自貿試驗區迎來80條新政策 這片金融制度“試驗田”未來將這麼做
發佈時間 | 2023-12-08 15:02:33    

   今年是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的十週年。近日,國務院印發《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準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簡稱《方案》),旨在“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

  《方案》提出了滿滿80條幹貨,涵蓋加快服務貿易擴大開放、提升貨物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準、率先實施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推進政府採購領域改革、推動相關“邊境後”管理制度改革、加強風險防控體系建設七大方面。

  其中最讓筆者關注的是放在首位的“加快服務貿易擴大開放”,內容主要涉及金融服務和電信服務兩大領域。

  為什麼選擇金融作為本次擴大開放的重點之一?

  原因還是歸結于市場主體在這一領域有著極大制度創新的需求。

  作為我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自貿試驗區自誕生之日起就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緊密相連。全國首家外商獨資金融類投資公司、首家外商獨資證券公司、首家外商獨資保險控股公司等一批首單項目都在這裡落地。

  為了完成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目標,上海自貿試驗區需要進一步大膽試、大膽創。

  比如,《方案》中提到提升自由貿易賬戶系統功能,優化賬戶規則,實現資金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與境外間依法有序自由流動。專家認為,這一措施有望直接推動跨境投融資、離岸金融、跨國公司總部經濟等加速發展,是凸顯上海金融中心國際化程度的重要制度安排。

  《方案》還提出,在國家數據跨境傳輸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允許金融機構向境外傳輸日常經營所需的數據;支援跨國公司設立資金管理中心,完善資金池安排;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審慎探索在臨港新片區內放寬非居民並購貸款限制等多項內容,為制度創新提供更豐富的方向指引。

  在今天(12月8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主任朱民從《方案》中關於擴大金融服務對外開放的舉措提取出三個特點:一是拓寬數字金融服務在國際經貿往來中的應用場景,二是助力經營主體提升統籌配置境內外資金的能力,三是提升上海金融市場和産品面向國際的服務水準。

  朱民表示,將結合《總體方案》的落實,進一步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化服務能力,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在滬開展業務,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注入新動力。

  當前,我國正在積極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本次《方案》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在相關領域率先落地改革,讓這片“試驗田”可以為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提供制度試驗的支援,也能讓上海在全國金融改革中提供新路徑、新經驗。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李超然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