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新經濟 新聞詳情
這些地方的頭部企業掉隊了?
發佈時間 | 2023-12-01 09:31:02    

   距離2023年結束僅剩三十余天,各類企業榜單基本發佈完畢。

  這些榜單出爐時,涌金君已第一時間做了梳理解讀。榜單之間,存在著部分個體差異,但也反映了一些共性問題,後者恰巧是我們想進一步研究的方向,從企業名次的起起伏伏,看浙江經濟地理格局的變遷。

  本文主要以三張榜單為樣本,分別是全國工商聯發佈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工商聯發佈的浙江省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以及《浙商》雜誌發佈的浙商全國500強榜單。

  讓我們看看,哪些地區的頭部企業在趕超,哪些地區的頭部企業掉隊了。

  榜單裏的黑馬

  這些年,哪個城市的頭部企業追趕勢頭最猛?從三張榜單來看,當屬嘉興。

  2018年,嘉興上榜浙江百強的民企數量只有3家,僅比麗水多一家,2023年已經增加到了9家,從倒數第三躍升至全省第四,隱隱有趕超溫州之勢。

  猛,還體現在名次上——2018年到2023年,桐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浙江百強民企的排名從21名進入到第10名,新鳳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47名進到16名。

  利潤,體現企業健康程度。從浙商500強來看,嘉興2023年上榜企業的營業利潤率超過6%,居全省第二。

  涌金君認為,嘉興能成為各類榜單裏的一匹黑馬,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

  觀察嘉興這些頭部企業,會發現它們主要是兩種類型:

  一是掌握基礎材料的能源化工型企業,位於産業鏈上游。這類企業一方面本身就具有規模效應,容易出現頭部企業;另一方面,全球通脹推高了材料價格,如桐昆控股、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獨山能源有限公司等企業在産業鏈上的延展做得不錯,對基礎材料的議價權高,因而擴張速度很快。

  二是電子産業,如日善電腦配件(嘉善)有限公司、立訊智造(浙江)有限公司。後者是2019年嘉善縣引進的示範類、標桿性項目,隸屬於上市公司立訊精密集團,為立訊精密主要園區之一。

  能從外省招引到好項目,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功不可沒。

  浙江發展規劃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秦詩立認為,近十年來,嘉興深入推進“與滬同城”戰略,在積極響應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充分承接上海的資本、科技、人才、數據、物流等要素外溢效應,全方位改造迭代經濟,發展壯大生態環境;另一方面主要以上海為窗口吸引外資,國際行業領軍企業、前沿科技、外資利用這些主要指標,多可媲美寧波乃至杭州,帶來全市經濟和企業轉型換代的根本性改變。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嘉興一直有臨近上海的地理優勢,但真正開始趕超的時間是在長三角一體化上升到國家戰略之後。

  “可以預期,嘉興的頭部企業群會越涌越多。”秦詩立説道。

  民企強市優勢“弱化”

  相比之下,溫州、金華作為浙江民營經濟的先發地,頭部企業的競爭優勢卻在弱化。

  從頭部企業數量來看,金華的頭部企業數量在降低。2018年,金華的浙江百強民企有6家,中國500強民企5家;到2023年,兩者均降為3家。

  從經營數據來看,在浙商500強中,溫州、金華在榜企業的營業利潤率不到3%,大幅低於其他地級市,其中溫州企業營收規模排在400名之後,金華多數排在300名左右。

  對此,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做過相關課題。課題組成員也發現,溫州、金華頭部企業營業利潤率低,説明當地企業整體處於價值鏈低端。

  “金華、溫州産業結構是典型的以出口加工型貿易型企業為主,企業基本都是‘兩頭在外’,産品靠價格取勝。”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明文彪表示,現在世界已經變了,企業的發展要麼靠創新,在某個細分領域做精做透,比如寧波很多企業規模並不大,但它們有很強的議價權。要麼靠資本對産業鏈的控制力,這個領域不行,那就把全産業鏈控制住,也可以做得比較好,比如嘉興。

  明文彪建議,金華、溫州的中小企業可以學習寧波模式,通過技術創新在細分領域求強,而不是延續傳統的出口加工型模式;資本擴張比較強的企業,則可以通過控制産業鏈上游來提高議價權。

  這些年,溫州、金華已經在努力引導當地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

  以義烏為例,很多人對其的印象多是傳統小商品,但如果去看義烏最近的進出口數據就會發現,義烏出口結構中,機電這類科技含量高的産品在不斷增長。

  2023年1-7月,義烏機電産品出口1081.4億元,增長11.4%,佔義烏市出口總值的38.1%;其中,家用電器出口65.3億元,同比增長38.0%;汽車零配件出口32.0億元,同比增長32.5%。

  一城獨大或群艷爭芳

  最後,我們來看看歷年各類榜單的贏家——杭州。

  不管是浙江還是全國,杭州的頭部企業數量一直是頂尖的。拿中國500強民企來説,杭州已經連續21年蟬聯全國城市第一。

  值得驕傲的同時,我們也發現,杭州與其他城市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2021年,杭州上榜浙江百強的民企數量為33家,上榜中國500強民企36家;到2023年,前者達到39家,後者達到42家,均大於第二名寧波與第三名紹興的總和。

  不僅是數量,還包括規模。看浙商500強,杭州2023年上榜企業營收已經達到了5.8萬億元,約佔所有浙商500強營收總額的一半。

  由此可見,杭州充分發揮了龍頭、領跑、示範的作用。

  明文彪表示,杭州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礎和營商環境,必然能夠吸引更好的人才和創業隊伍,培育與吸引出更多的頭部企業,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

  但也有人擔心,杭州的虹吸效應對周邊城市的影響,導致一城獨大。

  這種擔憂或許是多餘的。

  2023年,紹興市社科聯曾發佈一項重大課題組研究《杭紹甬一體化中紹興發揮“金扁擔”路徑研究》,裏面有一組數據值得關注——

  自2018年(杭紹甬一體化提出時間)以後,杭州對紹興的投資(103.5億元)大於上海對紹興的投資(77.8億元),且三年間,杭州對紹興投資增長103.5億元。

  杭州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與甬嘉紹關聯度(2022年底杭州與甬嘉紹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的聯繫水準指數分別為0.26、0.18、0.27)均超過上海與甬嘉紹的關聯度(0.22、0.12、0.11),説明杭州生産性服務業已經形成對省內製造業第一梯隊城市甬嘉紹的匹配與支援。

  可見,以杭紹甬一體化為例,杭州的輻射能力已有初步顯現,有時候不輸于上海。

  秦詩立認為,杭州是浙江“兩個先行”建設的主力軍,在許多關鍵性指標上已成為中國第五城,更重要的是其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新經濟新形態,處於全國相對領先位置。

  對應,杭州頭部企業群的壯大既有著內生的必然、必須,更需從全國乃至國際視野來評價、支援。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全琳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