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 modal window.
子宮內膜異位症簡稱內異症,是指子宮內膜組織(腺體和間質)在子宮腔被覆內膜及子宮以外的部位出現、生長、浸潤,反覆出血,繼而引發疼痛、結節、包塊及不孕等。內異症的發生可能與性激素、免疫、炎症、遺傳等因素有關,但發病機制尚不明確。
內異症是育齡婦女的多發病、常見病。據統計,約10%的育齡婦女患有內異症,全球約有1.76億患者。
內異症的治療藥物主要分為解熱鎮痛藥、孕激素類、復方口服避孕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及中藥五大類。另外患者也可以進行手術治療,為了保留生育功能,可以切除病灶,對於沒有生育要求、症狀嚴重的患者,可進行子宮切除術和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
內異症疼痛和痛經有何不同?
內異症會造成哪些危害?
為什麼懷孕是治療內異症的好方法?
為什麼想生育的內異症患者要慎做手術?
欲知答案,
敬請關注中國網《中國名醫》直播節目。
2025年2月25日(週二)15:00-16:00,中國網《中國名醫》直播節目將邀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輔助生殖科創始人,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匡延平作客直播間,和網友朋友們交流互動,回答關於內異症防治的相關問題。歡迎大家屆時觀看!
名醫簡介
匡延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輔助生殖科創始人,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兼任:中國康復醫學會生殖健康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醫促會生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學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首席科學家等。
榮譽成果:2003年創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輔助生殖科,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領域有獨特的思想和技術,研發並掌握了多項國際領先的原創性技術發明成果,是我國輔助生殖醫學技術發展的重要開拓者和推進者。
1999年發明超聲下盆腔輸卵管顯影術;2006年發明輸卵管峽部栓堵術;2007年發明來曲唑輕微刺激試管嬰兒技術;2008年開始向全國同行推廣自然週期輕微刺激試管嬰兒的思想和方法;2006年在國內率先停止使用程式化胚胎冷凍技術,全面採用玻璃化胚胎冷凍技術;2010年自主研發的玻璃化冷凍試劑和冷凍方法商品化;2009年發現黃體期促排卵;2012年發現來曲唑促進黃體期促排卵反應性;2013年發明在卵泡期與黃體期連續促排卵的方法,這是控制排卵技術里程碑式的進展,被命名為“上海方法”,為疑難病的治療奠定了基礎。
在疑難、罕見病研究方面有諸多貢獻:和復旦大學王磊團隊合作,發現卵子成熟障礙、卵子受精障礙、卵子死亡等疾病的分子遺傳機制。
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科技部重點專項、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創新研究專項、上海市中西醫結合臨床重大項目等9項,經費總計3400余萬元。近五年來發表SCI及國內外頂級期刊論文50余篇。
擅長領域:不孕症的個體化、優化的促排卵等診療,尤其擅長高齡不孕症、PCOS及卵巢低反應患者的不孕不育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