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艷娥 瀋陽燕 馬秋菊 張美煥責編:君君時間:2023-09-07
在雲南省紅河州蒙自市,橋這一美學符號,被蒙自人移植到了一道美食——蒙自過橋米線裏,由此成就了蒙自“中國過橋米線之鄉”的美譽。隨著時光的跌宕,蒙自過橋米線這座“橋”,如今已延展出更多的寓意。
鄉愁濃釅之“橋”
過橋米線是蒙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這座城市的文化標記,更是蒙自人關於家與故鄉的情懷和記憶載體。
長時間在外求學的學子,常年在外工作的蒙自人,每每回鄉,必定先去“甩”一碗熱氣騰騰、暖心暖胃的過橋米線;也有在蒙自定居的外鄉人,因為戀上一個人,戀上過橋米線而選擇留在蒙自。“定居蒙自十多年了,妻子是雲南人,我便愛上了這裡的山水和飲食,特別是蒙自的過橋米線,每天不吃,就會覺得少了點什麼。”在蒙自定居十多年的四川小夥周正説到。如今他的家庭和事業都在蒙自,這裡已成了他的第二故鄉。
過橋米線技藝國家級傳承人王麗珠,二十年來每天堅持淩晨兩點半起來熬湯,對她來説,蒙自過橋米線,不僅是對父輩技藝的傳承,更是一份情懷的堅守。現年68歲的她,已經收授了近200名弟子。除此之外,王麗珠還到全國各地講學,把米線的技藝和精神傳揚到了全國各地。對於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她表示:“過橋米線于我而言,不只是一份美食,更是一種情懷,對家鄉的情懷。”
文化交融之“橋”
從1910年滇越鐵路開通,蒙自碧色寨以滇越鐵路沿線第一大站繁華一時。便利的交通,稠密的人口,各國商人云集,造就了碧色寨繁榮的餐飲市場,蒙自過橋米線亦憑藉著“眾口可調”“豐儉由人”的搭配優勢成為最受歡迎的味道,搭建起中西方飲食文化的聯通之“橋”。
郭沫若先生稱蒙自過橋米線為“雲南食品中的瑰麗山茶”;在汪曾祺先生筆下,蒙自過橋米線是“食品中的尤物”;在西南聯大師生的回憶錄裏,蒙自過橋米線是戰亂年代帶給聯大師生溫暖的美食。文人墨客品嘗米線,書寫米線,使米線具有了更深厚的文化意味。
“蒙自過橋米線傳説裏的橋,是極具傳統文化內涵和詩意美感的。若細品,又會衍生出更多意味來。橋讓人想到坎坷,人們遇到了溝和坎,就要架橋而過,這同時也是人類智慧的一種體現。”蒙自文化研究者王必昆先生説到。
時至如今,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蒙自過橋米線,其文化屬性更體現在詩書畫樂的相互交融方面,書籍《金湯銀線》、舞劇《鄉愁•橋之情》、歌曲《米線姑娘》等各類藝術形式,都是蒙自過橋米線從物質財富過渡到精神財富的體現。
民族團結之“橋”
“米線長長情更長,碗大湯寬心更寬。”這句流傳甚廣的蒙自過橋米線民間諺語,質樸中見醇厚,道出蒙自過橋米線裏“橋”的內涵,折射出蒙自“崇文尚德,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蒙自市居住著漢族、彝族、苗族、壯族等多個少數民族。多年來,民族團結共建共用這一碗過橋米線。從傳統的菊花過橋米線,到不斷推陳出新的哈尼族蓮花過橋米線,彝族經營的羊肉過橋米線等。
但凡有朋自遠方來,蒙自人必是呼朋引伴,穿街過巷,嘗遍各種口味的過橋米線,賓客之歡,盡在其中。
“對於蒙自人來説,這座橋,是各民族的一座連心橋。蒙自人民通過這座橋,向世界展示的是舌尖上的文化,以及一代代不同民族的‘米線人’為之奮鬥的目標:有一種生活叫雲南,有一種美好在蒙自!”蒙自過橋米線協會會長劉雯琦,每談起過橋米線,必是滿懷熱情。
橋,能跨越山海,聯接彼此,蒙自過橋米線,正是一“橋”通四海,一碗美名揚。
2023年9月7日至9月8日,首屆蘭花獎頒獎典禮暨蘭花獎國際文化論壇將在北京舉行,蒙自市將於9月7日承辦“蘭花之夜·橋宴”晚宴。蒙自過橋米線,將在這場盛宴中閃亮登場。
蘭花獎是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共同搭建起和平友誼之橋、交流互鑒之橋、民心相通之橋,“蒙自過橋米線”因橋得名,為進一步推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國外文局國際傳播發展中心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共同打造蒙自“橋宴”文化品牌,以“橋”為媒、喻“橋”之意,搭建聯通中外文化文明之橋。(張艷娥、瀋陽燕、馬秋菊、張美煥 蒙自市融媒體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