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拾味中國

一張餅的人間情懷

作者:溫軒責編:君君時間:2022-09-26

麥餅曾經是溫州永嘉人出行的必備口糧,它個頭碩大,一張就足有一斤重,保存時間久。永嘉山路遠,楠溪江水長,遠行的遊子就帶著麥餅、懷著鄉愁走南闖北。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穿越歷史長廊,永嘉麥餅在舴艋舟停靠之地撫平饑餓,也慰藉了在外遊子思鄉的愁腸,更逐漸成為一種地方文化符號。

圖源:浙江宣傳

市井長巷裏,麥餅聚攏了煙火,攤開了人間。

用麥粉包裹鹹菜和鮮肉,用木槌捶成扁圓形,在平底鐵盤中煎至兩面發白,再轉到烤爐中焙硬。外皮酥酥脆脆,“咔嚓”一口下去,食之松脆、噴香。

一人料百味,一味總關情。

圖源:浙江宣傳

麥餅這一味歷經多朝的民間美食,每個年代似乎都有關於它的詩詞歌謠傳誦於民間,仿佛訴説著當地人對麥餅的別樣情感。

1600年前南北朝時期,謝靈運任永嘉太守,他縱情山水,遊跡遍及溫州各地,其創作的詩詞吸引了孟浩然、陸游等人前來“打卡”,蘇軾、杜甫、李白等人也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孟浩然在寫下詩句“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後,或許也曾靠麥餅撫慰過愁緒。一千多年後,永嘉麥餅製作者們將孟浩然的名句和永嘉山水畫在了麥餅上,成為了“詩畫浙江•百縣千碗”活動中的一抹亮色。

永嘉地處浙南山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古時考生進城趕考,要踏過蜿蜒迂迴的山間古道,越過石橋橫亙的溪澗,可謂是跋山涉水,麥餅正是這漫長旅途的便攜之物,這便有了清朝的《楠溪竹枝詞·麥餅代飯》:

“四月村村麥餅香,田姑爭説裹糖霜。明朝郎要入城去,勝抵三餐貯布囊。”

上世紀30年代,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在永嘉建立,紅軍戰士們積極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活動,攻陷城池、開放監獄、打土豪、分田地,成為插入浙南敵人心臟的一把尖刀,深受群眾擁護。永嘉農民們將自家的麥子拿出來做成麥餅送給紅軍戰士,於是便有了“永嘉麥餅噴噴香,送給戰士們當口糧。吃飽肚子精神好,緊握槍桿上戰場”的民間歌謠。

如今,麥餅是上班族的下午茶點,是學生們放學後的一味念想,是村民們招待遠方客人的伴手禮,更是在外遊子行囊裏的家鄉味。

要做好一張麥餅,當地人頗有講究:和面需要手法,水油比例不能記錯,烘焙時間把握是關鍵。

在永嘉,曾經幾乎家家都會做麥餅。有的人在巷子口支一個攤子、擺個鐵桶,就是一家的生計行當。如今,麥餅已成為永嘉的一張名片,麥餅店更是遍地開花。

但漸漸地,也出現了麥餅産業缺乏行業標準、手藝傳承後繼乏人、傳統技藝轉型升級受阻等“成長中的煩惱”。

要壯大麥餅産業,僅靠小打小鬧是不行的。為此,永嘉一直在探索新路徑,從製作標準化、人才培養、産業升級等方面一一破題。

把一個地方的小吃做成産業、做出規模的先例不在少數。幾年前,永嘉縣成立了“麥餅辦”,制定了《永嘉麥餅製作技術規程》,讓麥餅産業有了統一的培訓內容和製作工藝等。

圖源:浙江宣傳

為了培養更多人才,永嘉縣舉辦多屆“楠溪江麥餅王”大賽,為商家和網際網路行銷策劃公司牽線搭橋,打通線上線下産業鏈。此外,還舉辦麥餅職業技能培訓班,開設理論、策劃、行銷等方面課程,讓學員既能做“麥餅師傅”,又能當“麥餅老闆”。

永嘉縣還成立了麥餅協會,在打造品牌、提升規模上謀求新思路新方法,“王大媽麥餅”“老師母麥餅”等一批家喻戶曉的門店如雨後春筍般興起,麥餅也搖身一變成為了“壽桃”“生日蛋糕”,不再只是永嘉遊子果腹的乾糧,成為了飽含深情寓意的食物。

如今,全國已擁有500余家永嘉麥餅店,産業年産值達5億元,街邊零散的麥餅小作坊迎來了華麗轉身。

似乎很少有一種文化可以比民俗小吃滲透得更快、更接地氣。

“冷水冰冰,蚊蟲叮叮;爬爬山嶺,啃啃麥餅……”

這是流傳于永嘉的一句關於麥餅的俗語,近來也被年輕人唱進永嘉方言版的RAP裏,一度風靡了朋友圈。

這幾年,“麥餅西施”“麥餅妹”“楠溪遊俠”等一批本土的網紅帶貨主播異軍突起,永嘉麥餅也以更加年輕、活躍的面貌,出現在越來越多人的視野裏。

圖源:浙江宣傳

都説吃酒、吃茶、吃麥餅,而在年輕人的世界裏,麥餅還有更多的“打開方式”。在網紅店花開麥餅屋,“麥餅+咖啡”這一鄉野與殿堂的“混搭”銷售模式,正好符合了年輕人的口味,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前來“打卡”。

遠在義大利普拉托華人街地標性建築“香滿樓”裏,來自永嘉的“中國式披薩”,每天限量供應,往往供不應求。永嘉的塘頭麥餅更是在一些在外溫商的推薦下,把業務做到了日本、西班牙、義大利、美國等國家,讓許多老外讚不絕口,不斷拓展著永嘉麥餅的海外市場。

一張特色麥餅,一方百姓生計。

對永嘉人來説,腳步走得再遠,只要聞到麥餅的香味,就是家的味道。從記憶中的充饑主食到今天的特色小吃,從家門口的路邊攤到遍佈世界的品牌店,麥餅承載著一代代永嘉人的深情,也回贈了永嘉人富足的生活。(溫軒)

文章來源:中國網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