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旅

“廣州之腎” 南沙濕地: 珠三角的候鳥天堂

作者:倫曉璇時間:2019-08-15

7月15日,夏日南沙濕地風光。中國網記者倫曉璇攝

2011年5月入選“廣州新八景”的南沙濕地,位於廣州最南端,地處珠江入海口西岸的南沙區萬頃沙鎮十八與十九涌之間,是珠三角地區保存較為完整、保護較為有力、生態較為良好的濱海河口濕地。南沙濱海濕地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周邊地區起著防風消浪、涵養水土、調節氣候等重要作用,被譽為“廣州之腎”。

南沙濕地為人工形成,這裡原為珠江入海口灘塗,在上世紀圍海造田中成陸。由於位於珠江四大口門交匯處,處於鹹淡水混合狀態,因而濕地主要種植適應鹹淡水環境的紅樹和能凈化海水的蘆葦,濕地內高等植物約有300多種。

南沙濕地也是候鳥的重要遷徙路線之一,吸引了數以十萬的候鳥來濕地棲息過冬。根據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的統計,來南沙濕地過冬的候鳥數量佔廣州市候鳥總數的50%以上,其中還包括如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尾海雕等許多珍貴的鳥類品種。這裡野鴨成群、蒼鷺佇立,共同構成廣州南沙、香港米埔、珠海淇澳島的珠江口濕地水鳥遷徙繁殖區域,被譽為珠江三角洲的“候鳥天堂”。

南沙濕地被譽為珠江三角洲的“候鳥天堂”。圖為在濕地棲息的白鷺。中國網記者倫曉璇攝

圖為南沙濕地紅樹林長廊。中國網記者倫曉璇攝

南沙濕地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周邊地區起著防風消浪、涵養水土、調節氣候等重要作用,被譽為“廣州之腎”。中國網記者倫曉璇攝

由於位於珠江四大口門交匯處,處於鹹淡水混合狀態,因而南沙濕地主要種植適應鹹淡水環境的紅樹和能凈化海水的蘆葦。中國網記者倫曉璇攝

7月15日,夏日南沙濕地風光。中國網記者倫曉璇攝

文章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