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鄉村振興
益陽市大通湖區:希望的田野真感人
作者:李雙建 皮光輝 李聰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7-05 22:33:58責任編輯:李哲

今年以來,益陽市大通湖區委、區管委按照鄉村振興總要求,科學謀劃,探索創新,在區委“兩區一地”的發展戰略定位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增收。

貧困戶變身致富帶頭人

大通湖區河壩鎮農樂垸村懋農家庭農場裏,20多位農民正在熟練地將地裏的豆角收割打包,這些豆角將運往長沙的農貿市場。農場主鄧建告訴筆者,豆角純利潤可達到兩萬多元,收完這茬豆角,馬上就要收穫辣椒,辣椒也被預訂得差不多了。

今年46歲的鄧建,從小就飽受貧困帶來的窘迫。高中畢業後,他懷著一腔熱血,到省城打工,有了一點積蓄後在某高校旁開了一家飯館,由於他做事踏實,又肯吃苦,一家人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然而,一場噩運降臨到這個家庭。幾年前,妻子被查出肉瘤癌,為了給妻子治病,他花光了所有積蓄,賣掉了餐館,還欠下了幾十萬的債務。走投無路的他只得帶著一家人回到了老家。可是家徒四壁的老房子和年邁的老父母,讓這位漢子一籌莫展。面對他的困境,鎮、村兩級領導班子向他伸出了援手,農樂垸村貧困戶評議小組通過評議將鄧建評為貧困戶,當時兩個孩子一個高中,一個初中,均享受了教育助學。緊接著支援他流轉了150畝土地種上了榨菜。鎮、村幹部請來農技推廣員現場指導,種出來的菜水分足,又甜又脆,受到了長沙農貿市場的青睞。在農技員的指導下,他又試種了紅辣椒和紅苔菜,一年下來純賺5萬元,鄧建成功脫貧。在此基礎上,河壩鎮黨委、政府幫助他組建家庭農場,擴大種植規模,流轉土地300多畝,並且按每畝比其他村高100元的價格與村裏25戶村民簽訂了協議,雇請他們長期在基地務工。如今,他流轉了土地500多畝,建起5座蔬菜大棚和一個塑鋼大棚,他的菜也遠銷到了浙江深圳等地。通過他的努力,農場年産值達300萬元,帶動全村超過100人脫貧致富。

“農二代”家庭農場顯身手

在大通湖區河壩鎮新秀村邱彬家庭農場,“90”後的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畢業生邱彬正在農場忙碌著。本該在建築公司做高管的他,放棄月薪過萬的都市白領生活,回到家鄉創辦家庭農場,發展生態、綠色産業,用青春和汗水種下創業之夢。

從邱彬記事起,他的父母就在田間辛勤地耕耘。邱彬的父親邱國清,經營著一家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正是由於從小的熏陶,邱彬的心裏一直有著自己的田園夢。他也時刻關注著國家有關“三農”的政策,他始終認為,搞農業很有前途。

於是今年年初,他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在新秀村承包1300畝地,註冊邱彬家庭農場,利用所學,自己設計施工圖紙,建設一座佔地約5000平方米的智慧育秧工廠,目前已投入使用。在他的設計中,這個智慧育秧工廠,在控水、控溫、施肥等方面都是全智慧管理,完全不需要人工。邱彬計劃著,農場上半年主要是早稻育秧、播種,等下半年,農場還會陸續有黃豆、玉米、草莓等農作物間歇性種植。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進入7月,邱彬家庭農場的水稻一片金黃,黃豆、玉米更是長勢喜人。

全面壓實防返貧底線

今年以來,大通湖區委、區管委研究出臺了《大通湖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方案(2022—2025年)》《大通湖區2022年度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要點》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將防返貧監測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的頭等大事來抓,建立區領導聯繫鄉村振興重點村、示範村、脫貧村、軟弱渙散黨組織村、易地搬遷集中安置村、有脫貧人口的村的聯村制度,實現全區27個村“一村一聯點領導”的區級領導聯村全覆蓋;27個駐村工作隊和所有有關行業部門堅守崗位、履行職責,紮實開展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工作,認真做好防返貧監測工作,紮實推進全面鄉村振興工作,牢牢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