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今日中國 搭建友誼橋梁

發佈時間:2023-01-11 09:20:00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白紫微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林億,中國傳媒,紅河學院,實地感知,原始意蘊

感知今日中國 搭建友誼橋梁(外國青年走讀中國)

隨著中國與世界的聯繫愈發緊密,越來越多外國青年來到中國。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4名外國青年,聽他們講述在中國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他們身處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職業,但共同感受著中國發展的日新月異,並身體力行搭建中外友誼橋梁。

“更好地講述非中合作的故事”

本報記者 白紫微

“我們倡導青年採取行動,發揚團結精神和創造力,推動全球發展和青年發展。特別是在本次論壇上探討的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就業創業、數字經濟、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等重要領域,我們鼓勵提出青年主導的建議和解決方案。”在去年7月于北京舉行的世界青年發展論壇上,烏干達青年薩拉·馬喬裏與其他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代表共同發出《青年優先發展國際倡議》。

薩拉對《倡議》中有關教育的內容尤其關注。“在我看來,教育的品質對於青年的發展非常重要。”薩拉本人就是教育公平的受益者,在烏干達完成本科學業後,她在中國政府獎學金的資助下來到中國攻讀碩士學位,目前是中國傳媒大學全球傳播與治理項目的博士研究生。“作為一個烏干達女生,如果沒有這次機會,我的受教育之路不可能走得這麼遠。”薩拉認為,如果年輕人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將很難進一步發展。

來華留學前,薩拉曾是烏干達一家媒體的記者,報道過許多烏中兩國合作的故事。她對中國早已好奇心滿滿,這次留學機會讓她終於可以實地感知中國。薩拉對中國的最初印像是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我曾經寫過大熊貓的故事,但沒親眼見過。當中國朋友帶我去北京動物園看到真正的大熊貓時,我非常開心。”時至今日,薩拉回想起這一幕依舊十分激動。

來到中國後,薩拉繼續向烏干達的讀者介紹在中國的所見所感。“我想用我學到的傳媒領域的知識和技術,更好地講述非中合作的故事。”三年多來,她一直專注于寫作能夠讓讀者産生“關聯感”以及共鳴的稿件,“不少烏干達人在中國做生意,他們對烏中經貿合作相關的新聞很感興趣。此外,農業、教育、烏中關係以及非中關係也受到大家的關注。”

薩拉曾前往山西省呂梁市興縣參訪。在那裏,她和來自13個非洲國家的青年代表們一起,參觀扶貧工廠、向老鄉們學習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産剪紙藝術、體驗扶貧幹部一天的生活……回憶起那次參觀,當地扶貧産業欣欣向榮的場景讓她感觸頗深,青山綠水也讓她倍感熟悉。“興縣的山丘、鄉間的綠意、地裏的玉米……都讓我想到了自己的家鄉。這次參觀後,我向我的家鄉讀者介紹了中國在産業扶貧、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希望烏干達也能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薩拉説。

除了把中國的發展經驗介紹到烏干達,薩拉也希望幫助更多中國人了解非洲。服飾文化一直是她介紹非洲傳統文化時的重點,“每當我身著烏干達傳統服飾,中國朋友們總會圍著我問各種問題,他們的熱情對我是極大的鼓舞。”

薩拉認為,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影響力不斷增強,包括烏干達在內的許多非洲國家持續受到中國發展的啟發,不斷推動非洲經濟社會向前發展。“我相信,青年在非洲的發展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們一定會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烏中關係、非中關係、減貧、教育、兒童福利等都是我希望深入研究的領域。”未來,薩拉期待自己學有所成,為促進烏中友好、增進非中友誼貢獻力量。

“雲南的發展讓我的回家之路更便捷”

本報記者 葉傳增

何氏錦燕的微信名叫“燕燕于飛”,取自《詩經》。“‘燕燕于飛,差池其羽’,剛好和我中文名裏的‘燕’字呼應。”何氏錦燕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記者交談。若非記者提前知曉她的身份,怎麼也猜不到她來自越南。

“《紅樓夢》《西遊記》……我是看著中國的電視劇長大的。”何氏錦燕從小就對中國充滿興趣,上大學時,她選擇了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的漢喃學專業。同時,她還輔修了中文作為第二專業。臨近畢業,何氏錦燕從老師那裏得知有個去雲南大學讀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的機會,這讓她激動不已,“去中國學習生活,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2013年,何氏錦燕研究生畢業後,來到與越南毗鄰的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在紅河學院國際語言文化學院教授越南語,也在這裡安了家。“我在越南讀大學時就聽老師講過蒙自過橋米線的故事,那時可想不到今後我會在過橋米線的發源地工作,這就是我和中國的緣分吧!”她笑著説。在紅河學院,何氏錦燕的研究方向是翻譯。“翻譯是促進兩國交流與合作的紐帶,要做到翻譯的‘信、達、雅’,熟悉兩國的文化非常重要。”課上課下,何氏錦燕經常和中國學生交流越南文化,加深學生對越南的了解。

在雲南生活10餘年,何氏錦燕完成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身份轉變,也見證了被她稱為“第二故鄉”的蒙自市的發展。從城市建設到鄉村振興,一條條鐵路四通八達,一個個鄉村脫貧致富,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這幾年,作為紅河州州府的蒙自更有大城市的感覺了。”談起這裡的點滴變化,何氏錦燕如數家珍,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交通也更加發達便利,“現在,我能夠熟練使用各種外賣和打車軟體,在這裡居住很舒適,也很方便。”

蒙自是滇越鐵路雲南段途經城市之一。幾年前,玉溪到河口鐵路全線通車。“雲南的發展讓我的回家之路更便捷。現在回河內,我可以從蒙自坐動車到河口,再轉汽車到河內,早上出發下午就能到家。”2021年年底,何氏錦燕看到了中老鐵路通車的消息,她盼望著越中兩國也能早日開通客運列車,“到時回家更快更方便”。

去年7月,何氏錦燕參加了由雲南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共同主辦的“愛雲南iYunnan”短視頻和徵文比賽。她表示,參加這個比賽是想記錄下自己對雲南的感情和對雲南變化的感想,同時她也把對雲南發展以及對兩國人民加深交流的期待寫進了文章裏。“我是越中兩國教育合作的受益者,希望未來兩國青年繼續加強交流,增進了解,成為兩國文化交流互鑒的使者。”何氏錦燕説。

(王金彩參與采寫)

“我還要在這裡繼續工作、生活下去!”

本報記者 王 丹

拉坯機轉動起來了。轉盤上,一個佈滿孔隙、身“披”水藻的灰色茶壺映入記者眼簾。在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湘湖鎮的一間工作室裏,來自美國的90後“洋景漂”丹尼斯·內馬克熱情地向記者介紹這一耗時兩年完成的作品——《明亮的海》。在景德鎮,大家都叫他“泥的明”。“我喜歡這個名字,它就是我眼中陶瓷的樣子,給人一種熟悉的親切感。”他説。

泥的明今年31歲,在父親的熏陶下,他自小就對陶瓷産生了濃厚興趣。2013年,他第一次到訪景德鎮。那時,在市郊一個名為三寶的小村落中,陶藝家李見深組織的“駐留計劃”吸引了不少對陶瓷感興趣的外國青年藝術家,其中就包括泥的明。三寶村曾遍佈老式宅院和陶瓷作坊,後被改造為一個保留了村莊原始意蘊的藝術空間。“短暫的駐村制陶體驗和悠閒的村莊生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開始關注景德鎮,希望更多地了解這座瓷都。2015年秋,泥的明進入景德鎮陶瓷大學學習。

起初,泥的明住在陶大位於珠山區的老校區,每次上課,他都要騎摩托車趕往位於湘湖鎮湘湖村的新校區。在他的印象中,那時從城裏通向村鎮的道路並不平整,還經常漫水。

如今,這個城郊的村莊正變得越來越美麗,從村內通往市中心的道路得到了整修。隨著大學城發展及村容村貌整治,村裏家家戶戶通了水泥路,馬路上還安裝了路燈。“鎮上有條古街,由於沒有下水管道,兩側住戶的污水都直接排到街上。”泥的明回憶,2016年左右,湘湖村的排污管道和陶大的排污系統串聯起來,新建的污水處理廠使得整個村莊的河湖水系煥然一新。“自那以後,村子乾淨整潔多了!”

工作之餘,泥的明會時常和朋友到湘湖村附近的南河散步。晚風輕拂,一座座白墻黑瓦的建築散落在南河兩岸。“以前,這裡的房屋由於年代久遠有些破敗不堪,經過改造後,變得乾淨整潔。”漫步南河沿岸,只見這裡新建了休閒步道和廣場,沿岸沙灘上有不少年輕人在散步,還有人帶著帳篷和燒烤架來露營。在湘湖生活的日子裏,泥的明真切感受到基礎設施完善給村民生活帶來的顯著改善。

泥的明告訴記者,在湘湖,有幾個為人熟知的外國面孔,分別來自美國、義大利、埃及和俄羅斯,他們之中既有雕塑家也有歷史學家。泥的明是村裏待得最久的外國友人之一,“村民基本都認識我,和他們交流時,我們的話題總是很自然地圍繞著陶瓷和本地美食展開。”最近,他正忙著佈置自己的新工作室,“我非常喜歡這裡的藝術氣息,給我帶來許多創作靈感。我還要在這裡繼續工作、生活下去!”

“將中國民樂和傳統樂器介紹給更多受眾”

本報記者 時元皓

“我很喜歡北京,它融合了大都市生活的現代感以及質樸真實的顆粒感。”來自新加坡的作曲家林億在北京學習、工作近10年,閒暇時間,他喜歡騎著電動車探索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他最享受的莫過於坐在衚同深處的咖啡館裏,讀一本書,或是與當地人閒聊。

15歲時,林億第一次接觸到中國傳統樂器——笙。高二那年,學校華樂團缺少演奏笙的樂手,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加入,卻意外地發現了自己的音樂天賦。很快,他就趕上了整個樂團的進度並可以加入合奏。長時間浸潤其中,令林億著迷的不僅僅是笙,還有中國傳統音樂打動觀眾、激發澎湃情感的強大力量。他常常在排練結束後留下來借閱樂團指揮的樂譜,嘗試解讀樂譜中各種元素如何拼接。

大學畢業後,林億成為一名音樂老師。2014年,基於對未來職業發展前景的考慮,他申請到位於北京的中央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求學期間,林億師從著名作曲家唐建平教授,“我擅長為中國傳統樂器譜曲創作,在中央音樂學院,我得到了更專業的指導,通過挑戰自我不斷精進技藝。”

如今,林億是一名全職作曲家,在中國參與了很多熱播電視劇和電視節目的音樂創作,包括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的獻禮劇目《理想照耀中國》,以及音樂節目《中國好聲音》、電視劇《假日暖洋洋》等。“能為這些項目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我感到無比自豪。”在林億看來,這正是中國文化所包含的和諧、包容理念的最佳例證。這也激勵著林億不斷提高自身創作水準,讓自己的作品“從歷史、情感和理性層面與中國人民聯結”。

與中國傳統樂器結緣不僅影響了林億的職業選擇,也見證了他的愛情故事。他的妻子是一名成長于北京的琵琶演奏家,兩人多次使用各自擅長的中國樂器合作創作。“中國傳統樂器是我從少年時期就熟悉的一種音樂介質。未來,我還會繼續在中國發展我的音樂事業,與妻子一道致力於將中國民樂和傳統樂器介紹給更多受眾。”他説。

林億同記者分享了在中國這些年觀察到身邊發生的可喜變化:“包括物流在內的服務業是變化最明顯的,快遞行業的飛速發展讓我在中國的生活無比便利。”此外,他表示,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和公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中國民眾對於智慧財産權保護的認識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在他看來這將有利於音樂行業的健康發展。

除了深耕音樂事業,林億還致力於推動新加坡與中國之間的友好交流。他曾經作為新加坡代表參加“中國—東盟日”活動,也曾多次參與一些電視臺舉辦的促進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合作交流的電視節目。“新加坡是中國的老朋友,我將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通過跨文化交流推動兩國友好。”林億在採訪結束時表示。(人民日報)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