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深高鐵開通 融灣之路通暢 江西贛州“磁場效應”日益凸顯

發佈時間:2022-12-16 15:25: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振紅

關鍵詞:贛州,人才,企業,科技,産業

一年前,贛深高鐵開通,江西贛州邁入粵港澳兩小時經濟圈,進入大灣區群聊。

一年來,鉚住贛深高鐵開通的“風口”,贛州“磁場效應”日益凸顯。一支支招商“夢之隊”奔赴灣區,拋橄欖枝,結豐碩果;一家家高品質粵企搶灘入贛,交朋結友,共用機遇。

南向灣區,趕海迎潮。憑藉地緣、親緣、資源和營商環境日新月異的優勢,贛州努力推動交通互聯、人才互動、産業互助,逐步實現蘇區融灣區、老區煥新顏。

“曾經的開放末梢成了開放前沿”

時速350公里的高鐵,能拉來什麼?

“早上乘高鐵去深圳開會,下午就能返回贛州繼續上班。”贛州市寶明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贛州寶明科技”)技術總監何倫賢説,贛深高鐵通車後,拉近了贛州和深圳的距離,“就像同城生活。”

高鐵飛馳,信豐臍橙、尋烏蜜橘等農特産品上午還在贛州農戶的果園,中午就到了大灣區市民餐桌;贛州黃金機場與廣州、珠海等大灣區城市航班直飛;大廣擴容、尋龍、信雄高速公路即將建成通車,屆時,將形成5條入粵快速大通道。

一張緊密協作、高效便捷、互聯互通的立體交通網在贛南大地鋪就,老區與灣區有了更多合作可能。

與深圳共建深贛港産城一體化合作區,開行“深贛歐”班列;贛州國際陸港與深圳鹽田港開通“贛深組合港”,創新“跨省、跨關區、跨陸海港”通關新模式;贛深城際高速貨運班列“融灣號”開始運營,全程運作平均時間由12小時壓縮至6小時;“贛穗組合港”開通,實現廣州港閘口資訊系統與贛州國際陸港組合港資訊系統對接……

融灣之路越通越暢,開放之門越打越開。

12月10日,在江西贛州國際陸港進口商品服務中心內,市民們正在進口商品區內選購啤酒、餅乾等各類進口商品。

“有了國際陸港,我們江西本土企業可以參與進口試點,而老區的消費者更是可以直接在家門口選購各色進口食品、化粧品,甚至進口汽車,更加便捷,成本也更低廉。”贛州國際陸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立平説。

據悉,贛州國際陸港進口商品服務中心是贛南區域性進口商品首店,1800平方米的大型進口商品旗艦展示中心匯集了俄羅斯、德國、法國、義大利、波蘭等80多個國家地區的進口商品,涵蓋100多個品牌。

“曾經的開放末梢成了開放前沿。”贛州市發改委總規劃師羅文春認為,進一步整合資源要素,加強聯動,贛州與大灣區之間的合作共建還有更多想像空間。

“週末工程師”樂享“雙城記”

“無論是公司高管,還是技術人才,來贛州上班的意願普遍提升。”江西志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港商蔡志浩説,隨著贛深高鐵開通,公司加快了將研發機構搬往贛州的速度。蔡志浩表示,交通格局之變,對公司人才招聘、客戶對接、上下游聯動等方面,都帶來積極影響。

江西志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廣東東莞,幾年前,將其最大的生産基地設在贛州龍南市。如今,這個基地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企業,生産的手機線路板銷往全球市場。

一批科創“追夢人”接踵而至,贛州儼然成為人才集聚的“強磁場”。

何倫賢就是其中一員。他所在的贛州寶明科技是國內顯示屏行業領軍企業——深圳市寶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企業,2018年6月落戶贛州經開區,專業從事TFT電容式觸摸屏研發、生産和銷售。

“我每週都要回深圳看家人。”何倫賢説,不止是自己,公司很多技術人員經常往返贛深兩地,贛深高鐵大大縮短企業與大灣區的時空距離。

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贛州推動各縣(市、區)、龍頭企業建設“人才飛地”,吸引更多人才工作生活在外地、創新創業在贛州;秉持“不求常在、但求常來”理念,贛州加大柔性引才,建設“週末工程師人才驛站”,實施“科技副總”計劃,吸引更多人才定期不定期前來指導創新、實施項目。

9月29日,贛州市人才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成立,為市場化招才引智提供了新平臺。

“以‘人才、服務、資本、産業’為運作機制,推進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同步。”贛州市人才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集團為人才提供全要素、全鏈條、全週期服務。

“越來越多的客商和人才關注贛州、看好贛州,從‘投資客’變成贛南老區的‘家人’。”蔡志浩説。

補短板中斷點,向“尖端”看齊

贛州定南縣幹部外出考察招商,遞給客商的名片裏都蘊含“大文章”。“別小看這張紙片,它耐高溫、高強度、低比重、不變形。”定南縣商務局局長劉曉明説,名片用的紙是芳綸紙,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州龍邦)生産。

國內能生産這種紙的企業只有3家。贛州龍邦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其産品能與國際上最先進企業生産的同類産品一比高下。

贛州龍邦的引進和建設,讓定南成為了國內重要新材料研發生産基地,而贛州龍邦的前身——深圳龍邦,就在大灣區。

近年來,贛州推動主導産業與大灣區深度對接,加快構建形成與大灣區緊密協作、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

“大灣區具有科技、金融、人才等多方面優勢,而贛州則具備政策、勞動力、區位空間等優勢。”贛州市工信局副局長黃鬱梅説,“我們的定位是打造承接大灣區産業轉移創新區,著力點就在‘創新’。”

深圳稻興集團投資龍南經開區,看中的就是贛州電子資訊産業的近地化配套能力和産業基礎優勢。從龍南經開區初次登門拜訪到雙方正式簽約,歷時僅8天。

數據顯示,贛州近七成招商引資項目來自大灣區。今年1至9月,新簽約大灣區項目248個,簽約金額突破1700億元。通過大力推動“粵企入贛”,截至目前,共對接華為、格力電器等國內外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1511家,並成功引進佳納能源、吉利科技等一批龍頭企業進駐。

隨著一批支撐作用大、帶動力強的大灣區項目簽約落地,贛州加快融入大灣區産業體系,補短板中斷點,向“尖端”看齊。

風帆正揚,征程未已。如今,老區灣區在項目、人才、市場等方面的合作已從互補型向融合型轉變。南向融灣的贛州,正踏出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鏗鏘腳步。(鄒樂)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