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振紅)11月5日,首屆遙感實驗與真實性檢驗學術論壇在北京開幕。會上獲悉,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簡稱“空天院”)牽頭承建的“高分遙感共性産品真實性檢驗系統”投入試運作。系統的研製,是我國高分遙感共性産品品質的重要保障,是提高高分遙感共性産品可應用性的前提,將有效支撐高分地面應用系統的建設。
2019年6月,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部署“高分專項國家真實性檢驗系統”研發任務,總投資2.1億元,由空天院牽頭承擔“高分共性産品真實性檢驗平臺和産品定型”分系統工作。目前,空天院聯合領域內主要優勢單位,已攻克了體系化的高分共性産品真實性檢驗關鍵技術,發佈實施國家標準14項;“高分遙感共性産品真實性檢驗系統”可匯聚由42個臺站組成的高分共性産品全國真實性檢驗站網觀測數據,已經具備了幾何、輻射、植被和水體等25種高分共性産品演算法測評與産品真實性檢驗服務能力,可有力保障高分遙感共性産品的品質。
近年來,我國隨著高分系列衛星發射升空,已形成了遙感衛星多譜段、多模式的觀測能力,可為各類科研和行業遙感應用提供高品質遙感數據。但如何打通高分衛星遙感數據到資訊的轉換鏈,降低高分衛星數據應用門檻,提升高分衛星應用服務成效是急需破解的問題。空天院研究員、“高分共性産品真實性檢驗平臺和産品定型”分系統技術負責人柳欽火指出,高分遙感共性産品生成與服務是解決以上問題的重要舉措。“研製和生産標準化、規範化的高精度系列遙感共性産品,是大幅度降低遙感應用門檻的必由之路,可極大促進遙感數據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廣泛應用。”
柳欽火介紹説,經“高分遙感共性産品真實性檢驗系統”品質保障的高分遙感共性産品已與國土、林業、水利、測繪、環境等行業部門應用系統結合,可以顯著減少行業部門重復處理遙感數據的成本,降低遙感應用尤其對共性産品數據應用的技術門檻,提升行業國産衛星遙感應用的定量化水準,顯著提升了遙感衛星産品國産替代能力。例如,基於高分一號植被共性産品,實現了我國植被生長狀況月度監測,將空間解析度從公里級提高到16米,促進了林業、農業、草原等資源調查工作方式由人工外業調查向遙感監測的轉變。
中國科學院院士、空天院院長吳一戎表示,共性産品和真實性檢驗是遙感必然發展方向,就是把産品做到更加極致,更加專業、更加定量化,把從衛星載荷接收的數據定標、數據處理、真實性檢驗整個鏈路的誤差做到最小。在這個領域我們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一個“斤斤計較”的領域,要把每一份誤差壓縮到極致。他指出,共性産品和真實性檢驗能降低應用的門檻,這些共性産品以標準化、高品質、可最大限度滿足行業應用專題産品的衍生生産為特點,使應用專家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做出更好的結果。吳一戎對系統運作成果充滿期待,表示該系統通過産品演算法測評、産品生産和真實性檢驗等可以更廣泛地服務於更多的行業部門,並通過不斷交互和迭代,進一步拓展我國國産衛星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希望和相關單位密切的合作,能夠共同地把真實性檢驗和共性産品的事業往前推動。
高分重大專項總設計師兼副總指揮、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趙堅研究員表示,高分專項要實現“用好”的目標,其關鍵是,讓用戶能便捷地獲取數據的同時,通過降低應用門檻,使用戶拿到數據就能開展應用。趙堅指出,高分遙感共性産品真實性檢驗系統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後續一方面要做好共性産品的持續更新服務,推動遙感應用向更廣更深發展,另一方面,要做好與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平臺的深度融合,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平臺是高分專項的門戶,真實性檢驗系統的相關成果要整合到平臺上,通過平臺把全國甚至全球最好的演算法吸收進來,成為大家公認的遙感産品精度評價的“一桿秤”。
空天院聞建光研究員介紹,提高遙感共性産品的品質、精度是一個系統工程,遙感産品演算法測評和真實性檢驗是重要的技術手段。真實性檢驗是利用能夠視作地表相對真值的參考數據(如經過品質控制、尺度轉換等系列處理的地面實測數據和機載數據等)獨立地評價遙感反演産品的不確定性,給出確切精度指標的過程,這是提高遙感産品精度、改善遙感産品品質的重要依據,是推動遙感産品應用範圍和定量化應用水準的重要保障。
本次會議為期兩天,議題內容涵蓋遙感實驗與真實性檢驗機理、遙感觀測與不確定性、真實性檢驗實踐與平臺等。會議由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定量遙感專委會、空天院主辦,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來自全國30余個研究院所、高校、企業的1000余位學者和專家通過線下線上方式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