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國際間合作 培養複合型人才(共建“一帶一路”)

發佈時間:2022-08-11 09:14:08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本報記者 鄒 松 孫廣勇 謝亞宏 顏 歡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北京城市學院,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聖馬利諾,複合型人才

職業教育是各國青年通往成才成功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近年來,“中文+職業技能”的職業培訓特色課程在多國開展,吸引了一批批青年在學習中文過程中,同步參與實踐,提升技能,成長為面向未來的高品質技術人才,為促進當地社會發展、民生改善作出重要貢獻。

“盼望成為泰中鐵路第一批火車司機”

“車門關閉,信號開放,準備發車。”泰國小夥子阿提坦坐在高鐵模擬系統前,啟動控制系統,火車緩慢駛出車庫,進入自動駕駛狀態,沿著軌道平穩前進。他輕推操縱桿,火車加速,很快達到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駛過市區、穿過隧道後,火車減速進站。阿提坦不時觀察車窗外,把車穩穩地停在標線上。“這樣,車門才能對準站臺防護門,方便乘客下車。”阿提坦自信地説。

中泰鐵路合作項目的不斷推進,對既懂鐵路技術又懂中文的人才産生了需求。2016年,泰國孔敬大學孔子學院和中國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聯合開設了泰國首個軌道交通專業,在孔院推出“中泰高鐵漢語培訓項目”,為泰國高鐵工程培養人才。自正式開班以來,每年招生規模穩定在40人至50人。

來自泰國東北部呵叻府的阿提坦在這裡學習中文的同時,也學習鐵路信號和高鐵技術等課程。作為中文零基礎學生,中方老師用圖片、視頻、實物等直觀方式,努力幫助學生理解和識記鐵路運輸相關的知識,以便他們能較快適應後期在中國參加的技術培訓。

阿提坦告訴記者,剛開始學習中文時,大家最好奇的是中國美食,老師向他們介紹了重慶火鍋。“泰中鐵路建成後,火鍋和冬陰功湯之間就只隔著朝發夕至的距離了。”阿提坦説,學習中文的同時又掌握了一門工作技能,這讓他更加自信,對未來充滿期待。

泰國交通部長薩撒揚表示,泰國已制定交通運輸系統20年發展戰略規劃,計劃儘快修建更多復線鐵路及聯合運輸點,以提高鐵路運輸在物流中的比例。“泰中鐵路在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沿線地區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泰中聯合培養項目為泰國高鐵等技術人才培養提供了支援,並將幫助更多泰國年輕人就業。”薩撒揚説。

現在,阿提坦從事機械控制方面的工作,和許多同學一樣,他期待泰中高鐵早日通車:“我們看好未來職業發展前景,盼望成為泰中鐵路第一批火車司機。”

“為我們與中方合作提供更多便利”

“扳手,扳手……開關,開關……”在衣索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實訓車間裏,十幾名學生正一遍遍熟悉著機械的中文操作手冊。這是亞的斯亞貝巴大學孔子學院“工程漢語”領航課程班。課堂上,當地學生跟經驗豐富的中國師傅學習實際操作,常常是“捨不得下課”。

來這裡上課的阿瑞亞·阿伯拉是一名工程企業的職業監理,他十分看好“中文+機械”課程。“如今,採購中國機械設備的埃塞企業越來越多,看懂中文説明書並會使用設備是我的必修課。這樣,我才能更好地指導企業員工開展工作。”阿瑞亞·阿伯拉自信地説,“當然,中文水準的提高,將為我們與中方合作提供更多便利。”

同樣來學習的伊塞亞,是一名機械專業的教師。“中國在機械製造領域發展得特別快,相關設備和技術都是全球領先的。這個‘中文+機械’的培訓,對我而言大有好處。現在,我不僅能用中文介紹多種機械設備,還了解到不少前沿技術和資訊,我會把這些知識運用到教學中,讓更多的學生受益。”

“工程漢語”課堂由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和亞的斯亞貝巴大學合作,旨在將中文和職業技能相融合,幫助當地學生增長技能。針對中埃塞合作需求,中方開設了電子電氣實驗設備中文標識讀寫、機械專業基礎詞彙認讀等專門課程,並同在埃塞投資的中企合作,定期安排中企負責人講解相關行業發展和中國經濟發展狀況,還提供實習機會。得益於“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大批懂中文的衣索比亞大學生加入當地中資企業,中資企業與屬地員工、當地合作夥伴的溝通交流效率不斷提高,實現更多互利共贏。

“讓更多人了解中醫並從中受益”

艾蓮娜·盧索是聖馬利諾的一名理療師,為患者提供慢性疼痛等問題的診療方案。在學習理療方法過程中,盧索逐漸對中醫産生興趣:“我的導師對中醫頗有些了解。在診療過程中,我們會使用一些傳統中醫方法,比如針灸和按摩。隨著自己開始獨立出診,我希望能掌握更多的中醫知識並用於臨床治療。”

一次偶然的機會,盧索得知聖馬利諾孔子學院開設中醫課程,便報名參加,並且很快喜歡上了這門課程。“這裡的老師來自中國和義大利,他們中醫知識淵博、臨床經驗豐富,給我帶來很多啟發。我還邀請他們到我的診所,介紹中醫知識,讓我和患者對中醫有了更多認知。現在,不少患者都了解到中醫理療的優勢,願意嘗試中醫治療方法。”

聖馬利諾孔子學院成立於2015年,中醫是其特色課程。2016年起,北京城市學院選派專業教師到孔院開設中醫課程,傳授點穴推拿、中醫診斷、經絡穴位等知識,並於2017年起定期舉辦中醫論壇,邀請聖馬利諾衛生部官員和地區醫學專家等出席會議。此外,2016年,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公司為聖馬利諾孔院捐建了歐洲首家中醫博物館,館內陳列有中藥材、用於練習針灸技術的宋代銅人等器具標本和藥品製作過程圖解等,為聖馬利諾民眾創造了一個了解中醫藥文化的環境。

聖馬利諾孔院中方院長助理譚羽告訴本報記者,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醫課堂依然正常運作,目前每兩周進行一次線上課程,每月舉辦一次線下講座,吸引了不少當地民眾參加。迄今,參加過中醫教學的當地學員近300人,這在僅有3萬多人口的聖馬利諾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目前,孔子學院正在與聖馬利諾政府和大學積極對接,希望正式開展中醫專業課程和中醫藥基地項目。

盧索報名參加聖馬利諾孔院計劃於今年底啟動的中醫專業課程,向成為專業中醫邁出第一步:“中醫已流傳上千年,成功地跨越了時間和文化的界限,並在現代科學中證明了它的有效性。我希望將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技術相結合,讓更多人了解中醫並從中受益。”

(本報約翰內斯堡、曼谷、羅馬、北京電)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