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合作 為共建“一帶一路”增添動力

發佈時間:2022-05-06 14:38:34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劉夢雅

關鍵詞:數字經濟,一帶一路

 

近年來,以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合作成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新領域。中國企業在數字經濟領域擁有豐富經驗,與“一帶一路”沿線相關國家和地區加強合作,順應了當地的發展需求,有助於推動經濟復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帶來跨越式發展新機遇

本報記者  程是頡

“現在的訂單之多是以前沒有想到的。”海德爾是巴基斯坦英帕玫瑰鹽手工藝品公司的負責人。以往他都是依靠參加展會、跑客戶來拓展業務,但業務量不太令人滿意。新冠肺炎疫情更讓他一籌莫展。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海德爾註冊了阿里巴巴國際站電商平臺,沒想到,公司銷售的巴基斯坦特産——玫瑰鹽手工藝品上線後,受到平臺上世界各地商家的青睞。“訂單源源不斷,我們的産品走向了全球市場。”海德爾和同事們現在每天都很忙,查看訂單、分揀、打包……各個環節井然有序。

“沒想到我們的産品如此受歡迎,平臺上的訂單和好評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增長。”海德爾説,如今他不再為訂單數量發愁,但更需要專注産品品質和新産品研發,“電商平臺上,訂單多了,但也要面對來自全球的競爭對手,只有擁有讓消費者‘眼前一亮’的高品質産品,才能獲得競爭優勢”。

在巴基斯坦,電子商務仍然是一個新鮮事物,許多和海德爾一樣的中小企業主正處於試水的階段。巴基斯坦東北部城市錫亞爾科特匯集了該國的服飾、塑膠製品等輕工業。米安·阿哈姆在這裡經營一家小商鋪,聽説不少同行用起電子商務平臺,阿哈姆也想試試。但打開電商平臺網頁,他卻“兩眼一抹黑”,螢幕上複雜的數據資訊,讓他不知從何入手。

在阿里巴巴國際站的邀請下,阿哈姆參加了在錫亞爾科特開設的電商培訓課程。經過半年的學習和實踐,從最基礎的産品數據上傳,到後臺訂單系統管理,再到優化搜索關鍵詞等進階技巧,阿哈姆在老師們的輔導下已經熟練地“玩轉”電商平臺,業務發展蒸蒸日上。

比亞克·米克森是巴基斯坦最大電商平臺達拉茲(Daraz)的創始人,每天有200萬人通過這一平臺瀏覽商品,近4萬賣家入駐。通過與阿里巴巴開展戰略合作,達拉茲在商務、支付和物流體系領域得到了全球頂尖電子商務技術的支援。

“中國電商平臺的發展經驗和技術,對我們來説是一筆寶貴財富。”米克森説,“隨著平臺進一步發展,我們將面臨許多新的挑戰,例如如何應對集中出現的大流量訪問,如何確保商家信譽和評論真實可信,如何提升物流效率等。在這些問題上,有太多可以從中國夥伴那裏學習的經驗。”

“對於巴基斯坦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説,電子商務帶來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機遇。”阿里巴巴國際站巴基斯坦國家經理宋頌説,許多當地中小企業將因此獲得更大的市場機會。

促進移動支付在非洲普及

本報記者  鄒  松

斯托尤·羅普考伊特目前是肯亞最大移動支付平臺“移動錢”的首席執行官。多年前,他在城市裏工作,每次給550公里外的老家寄錢時,都要把現金包在信封裏,託大巴司機捎給母親,費時費力又不安全。

由肯亞行動通訊運營商薩芬瑞和銀行合作打造的“移動錢”移動支付平臺,通過手機短信實現存取款業務,在該平臺成立後的5年裏吸引了超過1500萬用戶,目前活躍用戶超過2831萬,徹底改變了以往的資金轉賬方式。

然而,用戶量的劇增一度令數據平臺不堪重負。為提升服務能力,中國華為公司先後派出上百人團隊,聯合當地移動運營商開發上線升級版“移動錢”。新系統快速穩定,用戶容量從1500萬提升到2000萬以上,並支援平滑擴容。

“新版‘移動錢’更加快捷,使用的商家更多了,我媽媽在老家開的小賣鋪都成了簽約戶。”“移動錢”員工瓦吉裏向記者介紹。

肯亞央行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當地移動支付金額達3.3萬億肯亞先令(1元人民幣約合17.5肯亞先令),同比增長52%。“移動錢”已成為當地使用最廣泛的移動支付平臺。

為進一步推廣“移動錢”的成功經驗,華為與移動運營商沃達豐集團開展深度合作。如今,該平臺已在坦尚尼亞、莫三比克、賴索托、剛果(金)、迦納等10多個國家上線,成為非洲最知名的移動支付平臺之一。

“移動錢”的發展,是中國科技企業助力非洲發展移動支付平臺的縮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與非洲企業開展合作。2015年,微信在南非推出微信錢包服務,此後與南非標準銀行合作,為用戶提供轉賬、支付等服務。華為于2017年與相關跨境匯款平臺達成合作協議,為非洲的華為手機用戶提供國際轉賬服務。

肯亞金融科技初創公司瓦比支付(Wapi Pay)基於華為雲的解決方案,構建起安全可靠的技術平臺,不僅極大縮短開發上線時間,提高了軟體服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還降低約30%的運維管理費用。憑藉雲服務的廣泛覆蓋,瓦比支付進一步拓展了全球業務,用戶可在不同地區享受一致的産品體驗和服務。

“非洲國家消費市場發展並不均衡,中國企業根據當地的不同需求提供技術革新和業務解決方案,所作的開創性努力值得稱道。”塞內加爾經濟學家薩姆巴表示。

助力中東電商發展

本報記者  周  輖

家住沙特利雅得的家庭主婦哈蒂佳通過電視購物看中了一款中國廚具。她撥打電視螢幕上的電話完成下單,隨後購物平臺將提供郵寄服務。

2017年,中國企業聚鯊環球精選投資控股了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大型零售企業斯特魯斯(Citruss),以此為基礎建設多媒體電子商務平臺。如今,斯特魯斯覆蓋中東和北非地區1億多戶家庭,像哈蒂佳一樣的當地消費者只需打開電視,就可以收看24小時購物頻道,或通過手機應用和網站瀏覽商品、查看介紹,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購買商品。

在中國企業完成控股後,斯特魯斯不僅建設了電商平臺,而且構建了本土化的電商産業鏈和供應鏈,涵蓋供貨、倉儲、分發和售後服務等環節。斯特魯斯主要負責提供節目覆蓋和商品貨源,由位於沙特利雅得的ATT公司聯繫進口和分發渠道,協助完成沙特地區的市場開發和運營。該物流體系在沙特、阿聯酋、阿曼、科威特及巴林等地均擁有現代化的倉儲中心。電商呼叫中心則設在黎巴嫩貝魯特,近200名員工依託完善的網路資訊系統,提供接線、外呼、售後等多項服務。

“中國企業在採購、銷售、物流和管理等方面擁有先進經驗,改變了之前我們常年虧損的局面,斯特魯斯已經發展成為中東多國知名的購物平臺。”斯特魯斯産品經理阿米爾介紹,一開始主播們不知道如何在鏡頭前展示産品。中國企業投資和管理後,對主播進行了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培訓,直播品質大幅提升,“完善的平臺為上下游産業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在中國團隊的幫助下,我們的選品更加嚴格,為中東和北非地區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優質産品選擇”。

近年來,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日益深入,一些中國與中東地區合作建設的電商平臺應運而生。埃及《金融報》網站刊文指出,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走在世界前列,特別是在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方面擁有先進經驗,中東國家期待與中國進一步深化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

歐洲更多消費者愛上中國“海淘”

本報記者  張朋輝

“中國電商平臺的産品品質可靠、價格公道,物流和服務十分高效,是我網購的首選渠道。”家住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喬納森經常通過中國電商平臺“海淘”生活用品。

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歐洲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超過1710億歐元,較前一年增長36.5%。

個性化行銷、線上交易、無接觸配送……電子商務的優勢在疫情防控期間更加凸顯。比利時國際郵政公司一項針對25個歐洲國家的調查發現,有24個國家的消費者將中國賣家列為最受歡迎的跨境網路銷售商前三。另有調查顯示,歐洲國家超過1/4的消費者在跨境購物時優先選擇中國賣家。

過硬的産品品質是中國商品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一大批中國品牌憑藉高品質打開市場,收穫了高評分和眾多買家。中國的茶葉、絲綢等特色産品也擁有不少“粉絲”。

暢通的物流是中國産品遠銷歐洲的有力保障。“中歐班列”與跨境電商進一步融合,“義新歐”“蘇新歐”和合肥至德國漢堡、威廉港等跨境電商專列先後開通並常態化開行。

貨運量擴大進一步推動智慧物流産業發展。針對跨境電商“小批量”“高頻率”和“碎片化”特點,去年11月,菜鳥網路正式啟用比利時菜鳥列日數字物流中樞。作為歐洲最大的智慧物流基礎設施項目,該中樞一期投入使用3萬平方米工程場地,將中國的數字化設備、管理系統和歐洲的自動化物流機械結合在一起,集中辦理卸貨、清關、分揀等環節。如今,中樞每週調動約18架次貨運航班,每天約60輛卡車往返于列日與歐洲主要城市之間,助力中歐雙向貿易暢通。

“列日數字物流中樞是比中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豐碩成果。”在比利時列日機場首席執行官弗雷德里克·雅凱看來,中國電商的智慧物流産業為機場在傳統貨運和快遞之外,提供了多元化的機會,創造了更多就業。

電商領域合作也推動了歐洲電商業態創新。在荷蘭海牙,歐中跨境電商協會成立了歐洲首個跨境電商直播孵化基地。走進基地,媒體行銷、攝影、資訊科技、直播等專業團隊一應俱全,著力培育歐洲本土專業電商從業者。基地的“一口秀”直播站已經完成從10平方米到2000平方米不同大小的直播室初期建設,滿足不同企業和産品的直播需求。歐中跨境電商協會會長陳雯介紹,未來基地將分別面向中國及歐洲本地消費者推介兩地的優質商品,最終實現“全球買、全球賣”的目標。

“中國電子商務全球領先,涌現出許多新業態、新方式。”比利時中歐數字協會聯合創始人克勞迪婭·韋爾諾蒂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是全球製造大國,而歐洲是中國製造的重要市場之一,通過跨境電商,歐洲消費者更加方便地購買中國商品,體驗新的購物方式。目前,歐洲網上購物的比例相對較低,歐中跨境電商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相信會有更多歐洲消費者愛上中國“海淘”。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