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渤芊:後疫情時代中日韓合作六大著力點

發佈時間:2022-01-18 16:12:42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王振紅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日韓,三國,經濟,合作,交流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振紅)“在疫情影響持續的背景下,需要著眼未來,積極探討面向未來的中日韓三國合作。”1月17日,中日韓合作秘書處秘書長歐渤芊在第八屆中日韓合作對話上表示。

歐渤芊認為,“首先,對於最先受疫情影響的公共衛生領域,三國應建立長效的專家交流機制,就區域流行疾病的聯合防控進行合作。包括政策交流,疫苗的共同研製或互認,區域內健康通行認證等,以此加強地區聯動、嚴格控制風險。”

其次,加強産業鏈和供應鏈的聯通,共同推動RCEP實施。她表示,東亞具有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區域內經濟體發展速度和經濟結構雖各有不同,但産業互補性強,資本要素、技術要素、勞動力要素齊全。“今年伊始,RCEP正式生效,這個全球最大自貿區吸引著全球30%左右的跨境投資,消除90%關稅後,將幫助區域另外增加420億美元貿易額。”歐渤芊指出,RCEP的生效將放大各國優勢,進一步促進區域內商品、服務、資金流動,推動區域內産業鏈、供應鏈的融合發展。同時,RCEP首次將中日韓納入同一自貿協定框架,為今後建成全面、高品質、互惠且具有自身價值的中日韓自貿區提供了有意義的參考。“中日韓應身體力行共同推動RCEP的實施,做出良好的表率作用,在實踐中找到對中日韓自貿區的啟發,積極促進區域經貿一體化。”歐渤芊説。

第三,加強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歐渤芊認為,數字經濟在疫情前已逐漸發展壯大,疫情衝擊下,數字經濟已然成為各國促進經濟復蘇、重塑競爭優勢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關鍵力量。“5G、大數據、網路資訊通訊、電子商務等已逐步成為了人們的生活主體,重塑著人們的生産生活方式。2020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2.6萬億美元,在全球經濟下滑3%時逆勢增長3.3%。中日韓位列全球數字經濟大國前七位。三國在數字化和創新政策的支援下,將有更大的合作空間。”她表示。

第四,加強綠色經濟合作。“除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已成為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歐渤芊説,目前中日韓碳排放量佔全球排放總量33%以上,每人平均碳排放量超過世界平均水準。三國已就各自的減排目標做出承諾並出臺相關政策:中國將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日韓也分別表示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三國應共同合作,運用科技共同開發清潔能源,加強綠色産業的合作,打造綠色産業鏈供應鏈,貢獻碳中和目標的達成,助力三國和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第五,加強三國在應對老齡化和低生育率艱巨挑戰方面的合作。她列舉數據説,2020年,中日韓65歲以上人口已分別達到各國人口的13.5%、28.7% 以及15.7%;同年,生育率僅分別為1.3、1.4及0.84,低於世界低生育率標準。老齡化和低生育率使三國經濟社會面臨艱巨挑戰,同時也加大了三國在此領域合作的必要性。

此外,歐渤芊表示,“需要繼續推動三國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以形式多樣的活動加深三國人民間的信任度和好感度,特別是青年間的交流至關重要。” 

據悉,“後疫情時代的中日韓合作”——第八屆中日韓合作對話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會議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日本國際經濟交流財團、南韓東亞財團共同主辦。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