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工業和資訊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對外發佈《“十四五”智慧製造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兩步走”,即到202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路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初步應用智慧化;到203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網路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基本實現智慧化。
到2025年的具體目標為:轉型升級成效顯著,70%的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路化,建成5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智慧製造示範工廠。供給能力明顯增強,智慧製造裝備和工業軟體市場滿足率分別超過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專業水準高、服務能力強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基礎支撐更加堅實,完成200項以上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建成120個以上具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作為製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加快發展智慧製造,對鞏固實體經濟根基,建成現代産業體系,實現新型工業化具有重要作用。”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表示,智慧製造是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形成現代産業體系的重要手段,可以帶動工業機器人、增材製造、工業軟體等新興産業發展,在全球範圍內推動産業的協同合作和優化升級,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
《規劃》中提到“推進智慧製造,要立足製造本質,緊扣智慧特徵,以工藝、裝備為核心,以數據為基礎”。國家智慧製造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智慧是手段、工具,即使再先進的智慧,也需要融入製造實體才能發揮效能,否則智慧只會是空中樓閣。若沒有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技術的強力支撐,製造的品質、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也很難大幅提升,高品質發展的目標不可能實現。此外,發展智慧製造,數據是基礎,數據是血液。需要特別關注數字孿生技術和理念的應用。而推進數字孿生的基礎是孿生數據,包括採集、融合、分析等。
《規劃》從創新、應用、供給和支撐4個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推動智慧製造發展的主要任務。其中明確深化推廣應用,開拓轉型升級新路徑。聚焦企業、行業、區域轉型升級需要,圍繞車間、工廠、供應鏈構建智慧製造系統,開展多場景、全鏈條、多層次應用示範,培育推廣智慧製造新模式。加強自主供給,壯大産業體系新優勢。依託強大國內市場,加快發展裝備、軟體和系統解決方案,培育發展智慧製造新興産業,加速提升供給體系適配性,引領帶動産業體系優化升級。
在深化推廣應用上,《規劃》專門部署了“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建設行動”,推動“場景-車間-工廠-供應鏈”的智慧化改造。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表示,“十四五”時期將支援基礎條件好的企業,圍繞設計、生産、管理、服務等製造全過程開展智慧化升級,建設一批智慧工廠,推動跨業務活動的數據共用和深度挖掘,實現對核心業務的精準預測、管理優化和自主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