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馬驊) 10月30日-31日,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銀行、中國日報社與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聯合主辦的“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中國與世界”——第87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在海南海口召開。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在主題為“中國開放大趨勢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的全體會議上發言時表示,中國的“雙碳”目標具有真實的基礎。要用改革開放的辦法協調減排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把握低碳經濟的新機遇。
曹遠征指出,自從2015年巴黎氣候峰會以後,低碳經濟是全球的趨勢。對中國而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是,能源價格上漲,綠色轉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要尋找一條道路。對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而言,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還要完成減碳,是一個特殊的問題。
他表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是有基礎的。GDP跟能源的彈性高度相關,通常過了工業化後期之後,能源開始穩定,碳達峰就會實現,隨後就開始碳中和。研究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能耗在降低,隨著去産能的進行,中國利用能源的強度在下降。從長期來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會得到控制,中國會進入能源利用的常態,這種情況下,2030年可以實現碳達峰。“通過測算,如果按現在的能源利用情況,2028年左右,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約在111億噸-115億噸之間,為碳中和創造了條件。”
曹遠征強調,在“雙碳”目標下應高度重視化石能源的特殊地位。從國際經驗來看,在能源的使用中,全球的趨勢是兩個:一是能源使用電力化,二是在電力中清潔能源佔的比重越來越大,調峰的要求越來越高。從目前情況看,如果新的儲能技術不能出現或是緩慢出現,火力發電依然需要調控安排。這樣就決定了化石能源特殊的地位。他表示。目前有一個基本的誤區,是認為減碳是排除煤炭,實則不然,到碳中和的年代,煤炭依然有其重要的作用,減排不一定是化石能源徹底的消失。
“如何協調減排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我覺得還是用改革。”曹遠征提出,化石能源的調控價格一定要給予特別關注,如果不能保證盈利,將不會主動減少利用煤炭發電,這會對電網造成傷害。在這種情況下,提高能源價格並給予支援補助很重要。同時,電力市場化,使電力競價真實化,才能使經濟發展和減碳目標達成一致。“如果科研自強自立,那麼低碳經濟是未來很好的發展方向,中國有新的能力、新的市場為全球化做出貢獻。”
據悉,來自國家相關部委和20多個省、市、自治區,來自日本、南韓、新加坡、柬埔寨、馬來西亞、美國、英國、德國、比利時、瑞士、挪威等國家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中日韓合作秘書處等國際組織的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參加本次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