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不能人工合成、不可替代,也不能長期保存。因此,足量、安全、持續的血液供應,是開展臨床醫療救治和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國家衛健委日前舉行的例行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全國無償獻血人次從1998年的32.8萬提高到2020年的1553萬,增長了47倍,每千人口的獻血率從1998年的4.8‰,提升到了2020年的11.1‰。“十三五”期間,全國採血量、採血人次比“十二五”時期分別增長了17%和17.9%。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全球血液安全報告顯示,中國在無償獻血、血液安全和臨床用血等方面位居全球前列。
無償獻血人次和採血量實現20多年的增長
“自1998年獻血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國無償獻血的人次數和採血量實現連續20多年的增長。”郭燕紅表示,在去年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下,全國無償獻血人次數依然達到1553萬,採血量達到2636萬單位,一共5272噸,採血量僅比2019年減少0.48%,沒有受到疫情較大影響。
今年無償獻血的形勢進一步向好,1—4月,全國無償獻血人次達到511.9萬,獻血量884.5萬單位,共1769噸。無償獻血人次和獻血量比2019年的同期分別增長了4%和4.5%。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頒布實施以來,中國建立了無償獻血工作制度,全國共建設血站452家,形成了以省級血液中心為龍頭、地市級中心血站為主體、中心血庫為補充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血站服務體系。臨床用血也實現了核酸檢測全覆蓋,確保血液安全。
為保障重點地區、重要時間節點的血液供應,特別是加強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和事故災害的血液保障,中國建立了全國血液聯動保障機制,強化血液調配管理。“十三五”期間,全國累計跨區域調配血液2463.6噸,有效保障了一過性、區域性以及偏型性血液供應緊張,實現了臨床用血平穩供應。
健康的成年人獻血不會影響健康
對於能否無償獻血,國家有嚴格的強制性標準,要求獻血之前要做一般的物理檢查,再回答50多個問題,方能確定能否獻血。“按照我國健康檢查要求和標準去做,通過這些年的實踐,我們認為獻血是安全的,不會影響健康。”北京市血液中心主任劉江表示。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一個健康的成年人,獻血不超過自身總血量的13%,對身體沒有不良影響。人體內的總血量大約是體重的7%到8%,一個5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全身總的血量大約是3500到4000毫升。
“按照國家獻血的標準——200毫升或者400毫升,如果按照400毫升算,就是10%,大大低於世界衛生組織13%的安全獻血標準。”劉江介紹,人體迴圈血量有較強的緩衝能力,獻血後,肝脾等器官的血液會及時補充,並恢復迴圈血容量,不會引起血流動力學的明顯改變。與此同時,肌體也會加快製造新的血液,血液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補充。由於存在一些個體差異,有些獻血者獻完血後有短暫的頭暈或者乏力,這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很快就會恢復,“所以我們認為,健康的成年人獻血不會影響健康。”
獻血前後有一些簡單的注意事項,例如獻血前要清淡飲食,保持正常的睡眠;獻血後24小時之內不要洗澡,不要讓針眼遇水。此外,不要做劇烈運動,更不要大吃大喝,保持正常的生活狀態就可以。
“回想起去年疫情形勢最嚴峻的階段,受人流管控措施的影響,街頭血液採集一度面臨困境。”郭燕紅説,廣大無償獻血者響應號召,戴上口罩走出家門,伸出手臂,獻出熱血。新冠肺炎康復者同樣心懷感恩,踴躍捐獻了恢復期的血漿,挽救他人的生命。“感謝千千萬萬的獻血者,他們捐獻了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了不可重來的生命。”
營造全社會尊重愛護無償獻血者的氛圍
按照獻血法規定,國家衛健委聯合相關部門,每兩年對無償獻血者進行表彰。2018—2019年度無償獻血奉獻獎獲獎人次數達到了60萬,比上一屆增長了51%。“從這樣的數字可以看到,有越來越多的適齡公民積極參與到了無償獻血的活動中來。”郭燕紅説。
除了國家層面的榮譽褒獎和鼓勵,有的地方配套發佈了一些地方性法規,規定醫療機構除保障急救用血以外,無償獻血者可以優先用血。江蘇、浙江、海南等地對獲得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的獲獎者實施“三免”——免公共交通費用、免政府主辦的公園和景區的遊覽費用、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門診掛號費用。北京對於無償獻血者還引入了保險機制,向獻血者贈送保險。
“這些措施營造了全社會尊重和愛護無償獻血者的氛圍,也弘揚了博愛、奉獻、互助、友愛的無償獻血的精神。”郭燕紅説,7月、8月即將到來,這個階段既是暑期也是汛期,還是傳統上的血液採集淡季,呼籲更多健康適齡的公民積極踴躍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