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日內瓦訊(記者楊海泉)近日,《歐洲時報》刊文介紹歐洲媒體關注歐中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情況。報道指出,經過7年談判,歐中投資協定終於在2020年末迎來碩果。歐洲媒體對此高度關注,稱該協定史無前例,有助於推動歐中經濟關係走向更加平衡和加強合作的道路,歐盟各方對該協定談判如期完成均感到滿意。
報道指出,根據該協定,歐盟企業將獲准進入中國電動車、電信雲服務等市場,中方對汽車行業、金融服務、私立醫院、廣告、房地産等領域的合資要求也會降低。戴姆勒、寶馬、標致、西門子等在華有大量業務的歐洲企業都將從中獲益。據英國路透社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歐盟與中國的關係近幾年來不斷加強,未來也將得到繼續深化。馬克龍還提出,將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一道,在未來幾個月內訪問中國,與中方討論其他領域的合作。
據《歐洲政治週報》網站報道,歐盟官員表示,在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最後一週,完成該協定談判成為一場戰略性勝利,也為德國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成績單錦上添花。
法國《費加羅報》報道,歐盟委員會認為,歐中投資協定是“貿易和商業機會的再平衡”。該協定的重頭戲是中國向歐洲企業開放巨大的消費市場,此舉堪稱“史無前例”。中方同意開放其製造業,其中包括電動汽車産業。法國也對能夠進入中國醫療健康産業感到高興。歐洲企業將可以在達到一定規模的中國城市興建醫療機構,並且可獨資經營醫院和私人診所。在中國電信領域,歐洲公司將可以投資雲服務。該協定突出互惠原則,中國企業將可以對歐洲能源領域特別是可再生能源領域進行投資。總體來説,中國將會加大進軍歐洲市場的力度。
“新德國”網站刊文稱,在2020年歲末之際,隨著歐中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世界經濟秩序發生了明顯的改變。歐盟借此表明,歐盟對與中國搞對抗的興趣為零,保護主義不會有未來。該協定的達成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歐中雙方都致力於在貿易往來中尋求更好適應彼此制度的策略,以及促成統一的投資標準。
《歐洲時報》發表題為《後疫情時代需要牢固的中歐關係》的社論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交織的背景下,這份歷史性投資協定不僅對歐中關係具有里程碑意義,也為疫情後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動能。這是一份對標國際高水準經貿規則、著眼于制度型開放的投資協定。該協定談判成果涵蓋市場準入承諾、公平競爭原則、可持續發展和爭端解決4方面內容,有望為雙方企業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和更好的營商環境。歐中貿易“含金量”不斷提升,拓展合作空間的潛力極大。面對疫情蔓延的衝擊和逆全球化浪潮的抬頭,歐中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向世界發出了清晰信號,開放仍是世界發展的主流,不同文明間的平等對話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