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廣活動中,德國格布哈爾茨海恩鎮居民正在下載便利的生活應用程式。
資料圖片
近年來,歐洲開始普及新一代數字化農機,通過數據處理為農戶提供更科學的耕種及收割建議,更有計劃地進行耕作。圖為法國農民在駕駛新型農機。
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為提高鄉村吸引力,促進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歐盟2017年啟動了“智慧鄉村”行動。在此框架下,歐盟當前正積極推進“建設21世紀智慧鄉村”項目,通過重點開展數字化與智慧化建設,讓鄉村生活更便利、農業生産更智慧,也為鄉村振興帶來新動力。
升級軟硬體,讓更多人回歸土地
從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出發向東南行駛1個多小時,就到了位於那慕爾省的普羅豐德維爾村。該村旅遊資源豐富,是岩洞探險的好去處和滑翔傘勝地。
作為歐洲典型鄉村的代表,該村日前入選了歐盟委員會“建設21世紀智慧鄉村”(簡稱“智慧鄉村21”)項目。在該項目支援下,當地政府將開發一個本地旅遊手機應用程式,全面整合、優化當地旅遊資源,提供更方便的數字導覽服務。遊客可以在程式上根據喜好獲取最佳旅行路線,並預訂餐飲和住宿。“這項程式可以讓遊客從目前‘漫無目的’地遊覽變得更有針對性和計劃性。”當地負責人介紹。
2017年4月,歐盟啟動“智慧鄉村”行動,旨在通過數字化和社會創新加快提升歐盟農業和農村發展,提高農民生活品質,振興農村地區。在此框架下,2019年12月,歐盟委員會啟動了為期兩年半的“智慧鄉村21”項目,歐盟境內800多個村莊積極報名。據項目負責人艾蒂娜·奧克斯可介紹,候選村莊結合自身現有資源和特色,針對目前遇到的挑戰和困難,在與當地民眾溝通後形成一份3至5年的發展規劃,項目組對規劃可行性與建設效果進行評估。最終有21個村莊入選,將在規劃實施過程中獲得歐盟的資金和技術支援。
近年來,歐洲不少國家農村都面臨年輕人口流失問題,鄉村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據歐盟統計,到2050年,歐洲農村地區人口預計將減少790萬。對此,歐盟希望全面開展農村智慧建設,期待通過對軟硬體的改造升級,為當地民眾提供更多就業和發展機會,增強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使農村發展更有活力。“智慧鄉村21”項目便是這樣一種嘗試。
“土地是人類生存的根基。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土地的重要性被嚴重忽視。‘智慧鄉村’行動就是要通過一種令人容易接受的現代化方式,讓更多人回歸土地。”捷克本地行政聯合會主席米洛索夫·奧利維介紹道,捷克的農村地區也積極參與到“智慧鄉村”建設當中,並將重點放在提高能源效率上,許多村莊正在開發智慧公共照明和遠端節水方案。
智慧生活,享有便利服務和綠水青山
與城市相比,歐洲許多農村地區基礎設施落後。有的村子通信基站十分脆弱,手機、網路信號很不穩定。“智慧鄉村”建設的重點之一就是改善農村地區數字基礎設施。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2020年將是歐洲數字化10年的開端。歐盟“恢復基金”中有1/5用於歐盟數字化建設,其中重點是在農村地區廣泛推行數字化。
芬蘭一座名為愛斯卡拉的村莊是入選村莊之一,這裡松林環繞,地處偏僻。由於該村只有14名6到12歲兒童,愛斯卡拉的學校在2014年底關閉。家長們聯合組建起一所學校,但因資源有限,教學效果不佳。在“智慧鄉村21”項目資助下,愛斯卡拉的學校進行了數字化改造,與500多公里外的拉班嘉維公立學校進行合作,共用其教育資源。
捷克本地行政聯合會副主席哈迪米·塞爾森表示,經合組織數據表明,在農村地區必須要使用數字化技術,用更牢靠、先進的基礎設施為當地居民提供服務,這是提高他們生活品質的重要方面。
不久前,德國北部格布哈爾茨海恩鎮1000多名居民的手機上多了3款應用程式。一款將鄰近村子的麵包店、農場、超市、洗衣店等連接起來,居民可以線上下單,由商家或者兼職送貨人員配送;一款集合了本地文化活動和診所預約、電子病歷查詢服務;一款用於本地政府發佈公告,收集居民建議,搭建政府與民眾交流的橋梁。鎮長貝爾納·波拉特表示,完善的數字服務讓生活在小村鎮的人們感受到了鄉村的優勢——“同時享有大城市的便利服務和鄉村的綠水青山、愜意生活”。
智慧生産,告別“靠天吃飯”
精準農業、智慧生産也是“智慧鄉村”建設的重要方面。“‘智慧鄉村’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不僅需要歐盟和國家層面的財政支援,民眾的積極參與也非常重要。”塞爾森表示。在歐盟項目之外,歐洲不少農村地區和企業積極嘗試,為“智慧鄉村”的産業發展貢獻了有益經驗。
希臘克裏特島擁有悠久的橄欖種植歷史。島上有約3000萬棵橄欖樹,最老的橄欖樹超過500歲。居民加尼斯·加尼亞提凱斯家族幾代人都以種植橄欖為生。但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化,按照家族傳統方式澆水施肥,橄欖長勢大不如前,讓他倍感壓力。
徹底改變了傳統種植方式的精準農業幫種植戶找到了新方法:將橄欖樹種在一個巨型花盆內,花盆內部的設備每15分鐘測試一次土壤溫度、含水量、電導率、含鹽量等指標,並將數據傳送到中央伺服器。通過智慧手機客戶端,種植戶能輕鬆掌握這些數據,並進行遠端灌溉等操作。“精準農業設備不但能隨時監測橄欖樹周邊各類環境指標,還與氣象臺數據聯通,通過大數據計算精準灌溉和施肥。”希臘一家智慧設備公司的工程師哈裏斯·穆亞阿迪斯介紹,“我們的數據中心還廣泛收集運輸商、零售商、農業食品生産商以及消費者數據,並在分析整體數據後對種植、運輸、加工等流程進行相應調整,提升全産業鏈精準度。”
為了幫助農戶觀察橄欖樹整體的生長狀態,雅典農業大學研究員伊萬格羅斯·安納斯塔索斯開發了一款搭載多光譜相機的無人機,目前正在測試中。“這款無人機如同顯微鏡,可以從數萬棵樹中一眼發現哪棵樹出現了嚴重病蟲害。”
精準農業讓橄欖樹種植告別了“靠天吃飯”,農戶掌握了主動權。“精準農業不僅可以節約水肥資源,更能全面提升農産品品質,改善農民工作條件,這筆投入是值得的。”當地農業經濟發展部負責人安東尼斯·帕哈索夫索羅斯表示。
在瑞典,一些養殖場的牲畜耳朵上戴上了健康狀況監測儀,隨時監測心跳、體溫。這款監測儀的開發者瑞士電子和微電子研究中心研究員克裏斯托夫·凡爾雨斯告訴記者,通過監測儀,農民可以準確掌握牲畜的身體狀況,並根據其健康狀態精確調配飼料等。
精準農業有廣闊應用前景。據估計,到2025年,全球精準農業産值將在目前基礎上翻一番,超過160億歐元。“支援農業可持續發展,對保護民眾健康和福祉、增強歐盟競爭力都有重要意義。”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蒂默曼斯表示。
(本報布魯塞爾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04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