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2日電 題:攜手共“進” 開放共贏——寫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之際(簡版)
新華社記者宿亮 魏建華 何欣榮
浦江潮涌,世界矚目。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約而至,為疫情陰霾、衰退烏雲籠罩下的世界經濟帶來亮色。
中國盛會,東方之約。人們將見證開放中國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感受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與世界攜手共進共贏的決心與誠意,唱響捍衛多邊主義、聯通全球貿易的大合唱。
疫情下,凝聚抵禦風雨的力量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以大海比喻中國經濟。經歷兩年的風雨和波折,今天更能體會這段話的深意和內涵。
經貿摩擦此起彼伏,保護主義關門築墻,新冠疫情突襲而至,世界經濟在不確定性中艱難行進。美國《紐約時報》直言,世界正遭遇“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經濟下行”。
面對複雜嚴峻形勢,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成為穿透疫情陰霾、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世界經濟復蘇播下希望的種子,也讓飽受疫情等負面因素衝擊的全球中小企業看到寶貴商機。
中國經濟以海納百川的氣質,敞開大門擁抱來自全球各地的大小企業,幫助它們實現自身發展夢想。
“進博會是中小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絕佳平臺。”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合設機構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阿蘭查·岡薩雷斯説。過去兩屆進博會,這家貿易促進機構都組織了來自全球20多個最不發達國家的約100家中小企業參展。
全球疫情背景下,世界經濟前景不明。國際經濟界的一個普遍共識是,中國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巨大內需潛力,將為迷霧重重的世界經濟提供寶貴的動力和機遇。
變局中,奏響開放合作的強音
“堅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堅持‘拆墻’而不是‘築墻’”,在第二屆進博會上,習近平主席以生動的話語,呼籲各國以開放求發展,深化交流合作,不斷削減貿易壁壘,堅決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
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用。立足於同世界交融發展的中國方案,早已內化為這個發展中大國的行動自覺。習近平主席指出,過去40多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
“我們的核心戰略是與中國一起發展。”前來參展的霍尼韋爾公司全球高增長地區總裁沈達理説。這家跨國公司將在進博會上發佈一系列創新技術與産品。
本屆進博會吸引眾多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平均展覽面積比第二屆增加14%,還有一批企業簽約參展未來三屆進博會。世界工業電氣行業十大品牌、工程機械六大品牌、列印行業五大品牌企業都出現在參展商名單上。
置身進博會,人們可以分明感到,開放合作正匯聚成一股跨越國界的大潮。
新趨勢,啟動創新發展的引擎
“新”生活、“酷”科技、“最”潮流,透過本屆進博會上“全球首發、中國首展”的新産品、新技術、新服務,人們將觸摸全球綠色産業、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等新經濟、新業態的最前沿,感受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的躍動脈搏。
雲報名、雲簽約、雲路演,讓全球企業在雲端“屏對屏”交流;首次開設公共衛生防疫、節能環保、智慧出行等專區,其中公共衛生防疫專區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汽車展區成為一系列新設計、新材料、新應用的密集發佈地;全球上千家食品和農産品參展商將“佔據”三個展館,繪就“全球美食地圖”……
以“進口”謀“共進”,以開放促發展,進博會成為各國企業觀察中國發展新格局、中國經濟新動向的瞭望臺。
“進博會展示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開展經貿活動的新模式。”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尹正説,“不同的經濟主體在這裡加強交流與合作,為世界經濟發展拓展新空間。”
透過進博會的窗口,人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的“藍海”波瀾壯闊:通過建設自由貿易區、貿易港打造開放新高地;持續放寬市場準入,縮減負面清單,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多雙邊合作,加快中歐投資協定等高標準自貿協定談判進程;持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向著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不斷前進……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戰,中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不斷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
“進”而有為,“博”採眾長。進博會再啟程,匯聚起促進全球共迎挑戰、共同發展、共用繁榮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