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安康市聯溝村興産業拔窮根 讓村民富起來

發佈時間:2020-10-28 14:24:40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脫貧攻堅,劉坤秀,村民,貧困戶,安康市

雞剛叫,劉坤秀趕羊上山,鑽進霏霏霧氣。路上,劉坤秀掰起指頭,“拌料、趕羊、鋤草……要幹的活真不少,不早起咋能行?”

劉坤秀是陜西省安康市洄水鎮聯溝村村民,2014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些年,劉坤秀的生活筍子變竹——節節高,一如聯溝村近年來的變遷。

地處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片區的聯溝村,曾是深度貧困村。如今,脫貧攻堅,山鄉巨變。路通了、網聯了、業興了、人富了。截至目前,聯溝村204戶631人全部脫貧,徹底甩掉了窮帽子。

加強基建,人才回流

見到村民溫紀倫時,他正要下山寄快遞。作為村電商中心負責人,老溫是個熱心腸,誰家有山貨想出手,他都幫忙賣。溫紀倫説,“茶葉、魔芋、蜂蜜、臘肉……山裏農貨在大城市緊俏得很!”

山村興不興,看路行不行。從2015年開始,聯溝村前後共投入230多萬元用於道路建設。截至2019年底,全村新建村組道路8公里,道路硬化7.58公里,完成電網升級改造,4G網路覆蓋全村。

看到村子換了新顏,去年,在外經商的溫繼剛“猛打方向盤”,轉了180度彎,把小汽車開回了山樑上的老屋。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他承包了幾十畝茶葉、20畝李子樹,還養了一些家畜、家禽。開了十幾年磚廠的他,安心回來重新當個農民。

溫繼剛説,“我這是‘二次創業’。現在一個電話,肥料運到家門口,比我自己下山買往回扛還便宜。如今,村裏也能幹成大事業!”

一村多品,因地制宜

夕陽收盡最後一絲光亮,貧困戶陳春明才回到家。他説,以前馬刀梁這片荒山雜草叢生,地薄沒人耕。

陳春明記得,2017年春節後的那個雨天,在外創業的老鄉陳傳銀跟6組的村民們都擠在陳傳銀家,商量土地流轉。

“基礎設施好了,荒地也能搞産業!”陳傳銀的話説得大夥心熱。村裏的桃園一建成,陳春明承擔起了看護工作。“我拿‘年薪’,一年一萬八,還學到不少種桃經驗。”陳春明説。

聯溝村不僅有“甜果子”,還有“蜜罐子”。“你看,這個大個兒,就是蜂王……”貧困戶蔡英翔仔細聽著鐘少江的講解。當地甜蜜蜜養蜂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鐘少江介紹,“針對貧困戶,600多元的蜂箱,貧困戶只用出150元,村集體出150元,剩下的企業墊付。如果蜂蜜賣不出去,合作社還會以每斤50元的價格收購。”蔡英翔説,“賺的是踏實錢!”

聯溝村從産業一片空白,到茶葉、冬桃、蜂蜜、魔芋等漫山遍野地次第開花結果。村民感慨:“這麼多門路,還怕‘攆’不走窮?”

“都説扶貧要‘一村一品’搞産業,我們這窮山坳,一品哪夠?必須多管齊下,多産興村!聯溝村‘一村多品’的産業發展格局,正是洄水鎮深度貧困村産業發展的縮影。”洄水鎮鎮長郭生堂説:“洄水鎮因地制宜,實施百畝流水養魚基地、千畝冬桃園、萬畝精品生産茶園等特色産業‘百千萬’工程。我們從綠水青山中找到了金山銀山!”

勤學苦幹,提質增産

劉坤秀話少,在她不多的言語中,“只要人勤快,過得差不了”是經常聽到的一句。

2014年,劉坤秀一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早年在外打工10年,存款只有2000塊。”劉坤秀説,駐村幫扶工作隊一次次到府鼓氣,她才跟丈夫下定決心,“扶貧幹部把門檻都踏壞了,人家帶著咱跑,可脫貧還得靠自己。”

幫貸款、送技術,在駐村工作隊幫扶下,劉坤秀逐漸摸到了門道,自己琢磨的同時,主動上網學習相關知識,成了養羊能手。現在,劉坤秀已經是村裏有名的致富帶頭人,到府“拜師求技”的人絡繹不絕。她説:“朝前看、朝後看,咱要踏踏實實幹。”

村領導班子也注入新血液。去年,原是做茶企的金德孝當選為聯溝村村委會副主任。他説:“天天跟大家住在一起、幹在一起,不是鄉親也成了鄉親。”

今年,金德孝入了黨,現在,他覺得擔子更重了。“我們不僅要讓原有産業提質增産,還準備再成立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和山羊養殖合作社。山腳、山腰、山頭因地制宜發展産業,未來啊,聯溝村遍地是金!”

汗水澆灌脫貧碩果(記者手記)

眼下正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深入一座村莊,便能尋覓到中國脫貧奇跡的密碼:這個地處大山深處的小山村,山大溝深,致貧因素多、脫貧難度大;山鄉巨變,碩果纍纍,每一個平凡家庭的改變,都是村幹部和村民用汗水一點一滴澆灌出來的。

實際上,擺脫了貧困的群眾,日子越過越美、腰包越來越鼓,就是新時代最美的注腳之一。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