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要下足繡花功夫

發佈時間:2020-07-15 14:03:48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常碧羅 | 責任編輯:劉夢雅

關鍵詞:貧困戶,扶貧政策,群眾,繡花,幹部

群眾的幸福少不了幹部的辛苦,工作越細緻,群眾脫貧奔小康才越有希望

不久前,我在重慶市榮昌區調研,遇到了方大兵。見到他時,老方正在照顧著自家的小龍蝦。他今年52歲,幾年前在廠裏做工,受傷致殘,成了貧困戶。如今,在各方幫扶下,老方有了自己的産業,生活也有了盼頭。

不過,老方跟我説,這麼好的扶貧政策,自己差點兒沒夠著。什麼原因?他所在的竹林村不是貧困村,而且地理位置好,産業發展也不錯,村民過得也都挺好,老方這樣的,是特殊原因導致的特殊情況,差一點兒就沒被識別出來。

重點貧困地區的貧困戶集中連片,好發現;而看起來“還不錯”的地方,貧困戶散點分佈甚至零星分佈,不留神,識別的眼睛就容易錯過。尤其在整村不是貧困村的地方,沒有駐村工作隊,也沒有專職扶貧的第一書記,“隱身”狀態的貧困戶容易被忽略。

這種情況,更要求扶貧工作者下足繡花功夫。

還拿老方為例,他就是幹部們挨家挨戶了解情況,才被發現的。這是個精細活,需要慢慢找,細細看。越到關鍵時刻,越要沉下心、俯下身。有人可能會説,精準識別是起初階段的事,快收官了,不必再提。其實不然,精準識別是個動態過程。有的戶過去不困難,現在遭遇變故,困難了;有的戶過去困難,現在經過扶持,問題不大了。不保持動態識別之心,那就會犯刻舟求劍的錯誤。在當下的時間點上,哪家是貧困戶,哪家有返貧風險,哪家已經穩定脫貧……幹部的心頭要有一本明白賬。

與集中連片地區相比,在貧困戶散點分佈的地方,往往致貧原因沒有共性,各家有各家的難點,這就要求根據不同情況施以不同措施。比如,對因殘致貧的家庭來説,除了要幫扶産業,更要幫助他克服心理上的難關,扶志便是重點工作。

另外,幫扶措施也並非一成不變。脫貧攻堅不是一日之功,而針對每一戶的政策也不可能一用到底。這就需要幹部們近距離察看變化,及時改變,多來群眾家裏坐坐,多聽聽群眾心聲,多為群眾想想招。

群眾的幸福少不了幹部的辛苦,工作越細緻,群眾脫貧奔小康才越有希望。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5日 13 版)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