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縣食(藥)用菌工廠化種植基地,白瑪旦增(右)正在填裝菌包。(資料圖片)
清晨6點多鐘,在公雞的啼鳴聲中,西藏拉薩市尼木縣卡如鄉幹部馮虎已經動身前往雞舍,開始了添料、拾蛋、打掃雞舍等工作。
西藏拉薩尼木縣卡如鄉迦納日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藏雞標準化養殖基地一期項目,于2019年4月份開始投入運營。當年7月份,馮虎作為尼木縣“點對點”抓産業幹部來到了基地,帶領群眾開展藏雞養殖工作。
“貧困群眾要致富得靠産業項目,雖然在援藏資金幫助下建設了扶貧藏雞養殖基地,但群眾沒有規模化飼養過藏雞,缺乏經驗,需要有人帶動,我就申請來當‘雞司令’了。”馮虎樂呵呵地説。
在尼木縣,像馮虎這樣變身種植養殖“土”專家的各級黨員幹部一共有153名。尼木縣委副書記孫先龍介紹,尼木縣十分注重在項目一線檢驗幹部落實能力,專門制定了《中共尼木縣委員會關於幹部“點對點”抓産業發展的實施方案》,以黨的建設為最大抓手,把幹部群眾作為當前尼木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資源,堅持抓黨建促提升、正風紀、鼓幹勁,堅持幹部帶頭、黨員先行、群眾參與。
在幹部“點對點”幫扶下,困難群眾的生活面貌煥然一新。
總是曠工的18歲建檔立卡困難群眾多吉,被身邊的榜樣力量感動,看到尼木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世傑蹲在菜苗旁修枝打叉,他深受觸動,從此不再曠工,安心在溫室大棚裏打工學起了技術;群眾衝多拉姆跟著尼木縣自然資源局幹部德吉,學習了一年車厘子種植管理技術,今年首批成熟的車厘子引得大家爭相採摘購買,堅定了她學好這門種植技藝的決心;群眾嘎瑪跟著馮虎養殖藏雞,每個月能拿到3600元的工資,年底還能有分紅,這讓曾經一貧如洗的嘎瑪過上了好日子。
“‘點對點’幹部,到項目一線之前也不會種不會養,不懂市場不懂經營,但他們首先帶頭認真學習産業發展知識,掌握産業發展相關技能,主動深入並帶著農牧民群眾到田間地頭、養殖車間手把手教技術,幫助搞好種養、對接市場,做群眾致富路上的貼心人和領路人。”孫先龍説。
如今,在産業項目“點對點”幹部帶動下,有勞動能力的尼木縣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並在實踐中學得一技之長,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孫先龍介紹:“尼木縣通過落實‘黨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專業化運營和帶貧機制,把項目區所轄貧困戶全部吸納為合作社社員,由幹部‘點對點’幫帶。2019年,全縣153名黨員幹部‘點對點’抓82個産業項目,帶動1029戶3324名脫貧群眾戶均增收8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