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打出聯動組合拳

發佈時間:2020-06-16 13:51:07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丁怡婷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防災減災,聯動機制,裝備物資,化學反應,一盤棋

資訊通報、監測預警……多部門聯合會商,多地協同響應

防災減災,打出聯動組合拳(第一落點)

進入6月,南方發生持續強降雨,上百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應急管理、水利、氣象等部門聯合會商,多支搶險救援隊伍聯合行動,一場防汛救災的配合戰、系統戰正在打響。

不僅是洪澇災害,乾旱、颱風、地震……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面對“點多面廣”的災害特點,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跨部門、跨區域等方面的應急協同聯動機制不可或缺。當前這項機制進展如何?接下來還有哪些規劃?記者進行了採訪。

聚合力、提效率,築牢防災減災堤壩

在我國,自然災害搶險救援救災行動涉及部門多、領域廣、指揮協同較為複雜。建立健全跨區域、跨部門等應急協調聯動機制,有利於優化整合應急資源、形成防災減災合力,從而提升應急效率。

“從過去應對洪澇、重特大地震、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的實踐看,需要動用的應急力量、裝備、物資、技術等資源往往規模大、類別多。然而這些資源分散在各個行業系統,條塊分割的‘九龍治水’和資源分散的‘各管一攤’現象不利於形成搶險救援合力。”應急管理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認為,通過協同作戰、整體作戰,當前應急管理的專業性全面提升,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正在形成。

救災衝在前、表現好,更要將防災做在前、做得好。建立健全跨區域、跨部門應急協調聯動機制,也有利於災害風險綜合管控,有效降低災害損失。

“比如定期組織多部門、多地區災害風險會商研判,及時掌握災情資訊。根據災情預判,提前在重點地區、重點部位、重點工程預置救援力量和必要的物資裝備,能夠確保一旦有事,第一時間展開應急救援,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應急管理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説。

日前,四川、重慶、貴州、雲南等八省份應急管理部門簽署省際《應急聯動工作備忘錄》,共同建立應急協同聯動機制。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救援協調與預案管理處處長章興海介紹,下一步將儘快建立完善定期聯繫、資訊通報、監測預警、聯動響應、共用保障等各項合作制度,推進聯合應急處置,加快各項合作的實質化進程。

“這些西部省份地震、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風險挑戰極大,一旦發生災害,容易引發擴散、連片效應,多災種疊加態勢明顯。此外,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不少農村地區不設防狀態尚未得到根本扭轉,防災能力較為脆弱,容易出現因災致貧、返貧現象。”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王宏偉認為,這種多地應急管理部門打破地域界限、整合各方資源、協同應對風險挑戰的努力和嘗試,將增強防災減災與應急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應急協調聯動機制

“跨部門、跨區域等應急協調聯動機制的探索由來已久,2003年非典後,我國開始構建以綜合性為特徵的應急管理體系。2018年應急管理部掛牌成立,進一步理順了職責關係、強化了協調力量。”王宏偉介紹。

如今,多項軍地、政企、央地協作的長效機制正在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部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應急管理部與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建立健全了軍地參加搶險救災協調聯動機制;與交通運輸部建立社會力量車輛跨省搶險救災公路通行服務保障工作機制;與中國民航局、國鐵集團構建了救援隊伍、裝備和救援物資快速輸送系統;與中國氣象局、中國紅十字會分別建立氣象監測預報預警及防災減災救災聯動工作機制;與中交集團等7家相關央企建立應急力量預置和應急資源儲備協調聯動機制等。

今年發生的多起森林火災中,懸崖峭壁、凹形地貌等位置的火點處置,直升機在救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往直升機飛行計劃申請需要提前不少時間報備,如今根據與民航局建立的綠色通道,跨區域執行搶險救援直升機飛行計劃立報立辦,航空應急力量調度環節效率大幅提升,為搶險救援贏得了主動。”應急管理部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應急管理部正在構建應急行動協同機制,將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各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社會應急力量、軍隊應急救援力量合理編組,明確救災投入時機和方法。一旦遇到災害,能夠迅速著眼災害規模和災區容量,有序投入救援力量,推動走專業救援、協同救援的路子,防止打亂仗、亂打仗。

從“物理相加”到“化學反應”

防災減災的跨部門、跨區域等協同聯動,不是“物理相加”,而應致力於産生“化學反應”,做到“快速響應”,實現“1+1>2”的有機融合。

中國安全生産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興凱認為,關鍵是要按照“一盤棋”的思路和“優化、協同、高效”的原則,理順相應職責劃分,進一步處理好統和分、防和救、上和下的關係,有效發揮好應急管理部門的綜合優勢和各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

——細化應急預案。“提升協同聯動效率,必須將怎麼聯動、什麼情況下聯動、用什麼聯動、誰發起聯動、誰和誰聯動,以及平時怎麼聯動、戰時怎麼聯動等預案都要規定清楚。”張興凱認為。據了解,應急管理部正在構建應急指揮協調機制,順暢指揮協調關係,改進指揮協調手段,真正在大災大難面前形成全國“一盤棋”有力有序應對局面。

——打破“資訊孤島”。當前,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各企業之間還存在一定的“資訊孤島”,不利於災害監測預警、應急資源管理和救援決策行動開展。“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部門與相關部門、軍隊、企事業單位資訊共建共用制度,充分發揮大數據平臺在應急資訊採集、整合、利用等方面的作用。”應急管理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説。

——完善應急保障。面臨嚴峻複雜的自然災害形勢,跨區域機動增援正成為常態,必須保障第一時間將大量救援人員和裝備物資送到災害現場。下一步,應急管理部將充分利用軍隊和其他行業領域在專業救援力量、運輸保障力量、應急物資儲備等方面的優勢,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推動建立優勢互補、資源共用的應急救援區域化合作制度。

“從跨區域應急協同聯動來説,也要看到一些地方近乎模式化的協調聯動總體水準較低,存在瓶頸。各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不同,應急意識和應急能力有所差異。”王宏偉建議,結合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推動區域自發的應急聯動機制向實質化方向不斷完善。(記者 丁怡婷)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