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越西縣産業扶貧提質增效紀實

發佈時間:2020-06-12 15:08:56 | 來源:農民日報 | 作者:鄧保群 | 責任編輯:劉夢雅

關鍵詞:四川,越西,産業扶貧

一鼓作氣,邁過最後的關卡 ——四川省越西縣産業扶貧提質增效紀實

最近兩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脫貧攻堅的步伐明顯快了起來。從2019年年初發動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到當年9月易地扶貧搬遷城北集中安置小區順利竣工,再到今年現代農業(蘋果)融合發展示範園建設工程的收尾,以及農林産業扶貧的不斷推進,越西縣的脫貧攻堅工作碩果纍纍。

顯著的工作成效得益於越西縣委、縣政府近年來構建了穩固的脫貧産業發展政策體系,以及實施了産業扶貧項目的精準打法,由此,一場以特色産業為引領的現代化農業改革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路徑在不斷鋪開。

距離打贏脫貧攻堅戰已不足半年,作為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越西縣持續發力不鬆勁,一鼓作氣,向著最後的關卡挺進。

園區建設下功夫 輻射帶動連片發展

越西縣的特色農林産業具有一定優勢,蘋果、甜櫻桃、貢椒等具有較高知名度,但是産業發展起步較晚,規模小,現代化程度低。

“我們緊緊圍繞特色優勢産業,在園區建設上下功夫,‘對症下藥’解難題。”越西縣副縣長代松説,近年來越西縣委、縣政府先後出臺《越西縣關於推進農林産業發展助力群眾貧奔康的指導意見》等9個政策文件,積極探索出一條農林産業扶貧的新路子。

目前,越西縣啟動建設現代農業産業園區7個,不僅能提高當地果農栽種技能,帶動全縣特色主導産業發展,還充分解決了貧困戶就地就近務工需求。

在大瑞鎮瑞香村,越西縣現代農業(蘋果)融合發展示範園的建設大體成行,該園區規劃面積3200畝,其中矮化密植蘋果園2600畝,桃、草莓等特色水果600畝,計劃總投資1.3億元,分兩期實施,今年年底建成。整個園區集休閒觀光、農事體驗、科技展示、科普教育、生産示範為一體,建成後將成為四川高原蘋果産業示範樣板。

據該園區主要負責人介紹,這裡可日提供務工崗位80個以上,可解決周邊貧困戶5000人的務工需求。“以前我們自己種地收入很少,現在在園區務工,一個月就有2000多元收入,吃、穿不愁了。”在該園區務工的貧困戶沙日五沙子説。

同時,越西縣還通過資産收益扶貧模式,投入易地搬遷後續産業發展資金1.5億元,參與4個農林産業園區建設,覆蓋全縣易地搬遷貧困戶7000余戶3萬餘人。今年3月底,城北社區的搬遷群眾首次收益分紅800余萬元。並且,為了進一步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縣裏還配套建設扶貧製衣廠、特色手工業扶貧車間、農副産品扶貧交易中心、扶貧綜合商業開發區等,預計今年6月底投産助農增收。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促進産業轉型升級

“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於引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越西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羅熱古介紹,越西縣出臺了《蘋果、花椒産業種植建設項目獎補實施方案》和《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獎勵扶持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在項目、資金、政策上大力支援新型經營主體發展。

去年,在扶貧資金扶持下,越西縣朱大姐特色食品有限公司更新了生産線,實現了“鳥槍換炮”。這家縣級加工龍頭企業主要加工生産豆腐乳、蘿蔔幹和豆豉,現在年生産量提升到120噸,年銷售額達400余萬元。該公司每年從當地農戶手中收購豆類等原材料35萬斤,帶動貧困戶336戶,戶均增收1000元左右。

有了政策的加持,縣裏一大批新型經營主體迅速成長起來。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省級示範合作社3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4家、州級重點龍頭企業5家、州級示範合作社9家、州級示範家庭農場9家,培育縣級重點龍頭企業19家。

優惠政策不僅要助力企業來帶動農戶,還要以獎勵機制激勵能人,發揮示範效應。蘋果種植大戶鄧忠富去年在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專家的指導下,優化種植技術,每畝創收1萬元以上。由於技術能力強,他被聘為蘋果種植技術指導員,對所在片區範圍內蘋果種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起到了很好的傳幫帶作用。

目前,縣裏共有43個像鄧忠富這樣的新型經營主體,申報了蘋果産業示範獎補項目,種植面積達1萬多畝,有力推動了特色主導産業發展。

構建帶貧減貧機制 拓展群眾增收渠道

産業扶貧的重點,是要實現産業發展與貧困人口的精準對接。越西縣在“縣、鄉、村、戶”四級産業發展中,都建立了有效的帶貧減貧機制:現代農業産業園區主要採用資産收益扶貧模式,鄉級示範基地採用基礎設施建設入股分紅模式,村級産業園收益覆蓋全體貧困戶,産業到戶項目使貧困戶直接受益。

為解決村幹部對産業發展不想幹、不敢幹、不會幹的問題,越西縣以村級脫貧奔康産業園項目建設為抓手,按照“部門主導、鄉鎮主責、駐村工作隊主推、村戶主體”的原則,採用單獨建、聯合建、飛地建等模式推動村級産業園建設,充分盤活了村級産業扶持基金,促進了村集體經濟增收。

申普鄉果吉村地理位置偏遠,交通極其不便,70%的村民為貧困戶,大部分村民不懂漢語,且居住分散,發展村集體産業難度很大。2018年以來,在駐村工作隊的推動下,村裏發展跑山雞養殖,並採用飛地建設模式打造1.6萬隻存欄規模的標準化蛋雞養殖場,年銷售額200余萬元。2019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40萬元,為入股貧困戶戶均分紅1000元。

截至目前,全縣共建設189個村級脫貧奔康園項目,有176個貧困村産業園已通過驗收,村集體經濟獲得顯著增長。

“為了提升貧困戶發展産業的內生動力,越西縣重點抓産業到戶項目,充分尊重貧困戶本人意願,自行確定産業發展方向,按照‘先建後補、以獎代補、先乾先補、不幹不補’的原則開展項目實施工作。”縣農業農村局産業股長吳元秋説,2019年縣裏對3484戶、每戶按照不超過500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成效明顯。

目前,為了進一步拓展群眾增收渠道和推進全縣脫貧摘帽,越西縣正開展實施“産業到戶鞏固提升”項目,給予每戶不超過2000元的補助,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易致貧戶中有意願且具備生産條件的群眾,發展“短、平、快”的種植養殖業項目。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