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沈 慧
從新冠病毒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到腺病毒載體疫苗,再到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在疫情防控中,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迎難而上,奮勇攻關,短時間內取得積極進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科技戰線的攻關成就是我國科技體制改革成果的具體展現。
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全國兩會落幕,征程再啟。涉險灘、闖難關、開新路……不斷調整優化科技投入産出結構和科技資源佈局,以深化改革提升創新效能,中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步履更加鏗鏘。
前不久,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發佈,榜單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品質科研産出情況。結果顯示,中國貢獻份額2015年至2019年間增加了63.5%,是增長最快的國家。數字背後是科技投入結構的調整優化。科技部公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達到1209億元,同比增長10.9%。
眾所週知,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目前制約我國發展的諸多“卡脖子”問題根子就在基礎研究薄弱。
全面加強基礎研究,時不我待。4月份,《新形勢下加強基礎研究若干重點舉措》印發,對自由探索和顛覆性創新活動建立免責機制;落實科研人員在立項選題、經費使用以及資源配置方面的自主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定支援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促進産學研融通創新。
“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共建新型研發機構等措施來引導社會力量加強基礎研究,通過中央財政投入、地方財政投入、企業投入與社會力量投入來共同提高基礎研究投入在全社會研發投入中的比重。”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表示。
調整優化科技投入結構只是一方面。科技成果轉化不暢的現象在我國由來已久,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嚴重影響了科技投入産出效益。
如何打破科技創新供需之間的藩籬,進一步提升科技投入産出效率?《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改革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暢通創新鏈,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科研環境。
“近年來,我國基礎科學研究在很多領域已邁入世界前列,但核心技術短缺情況尚未改變。”中科院院士趙宇亮認為,究其原因主要是科技創新鏈不完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薄弱,很多基礎研究成果無法轉化落地。
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腸梗阻”,從去年財政部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大授權力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通知》,到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實現“有得轉”——解決源頭問題、“有權轉”——解決權益問題、“願意轉”——解決動力問題、“轉得順”——解決體制機制問題,一系列頂層設計相繼出臺。
2019年我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首次突破2萬億元,超過了當年度全社會研發支出總額。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
聚焦科技資源佈局,各地密集出臺一系列舉措。
推動公共科技資源開放共用,新版“甘肅科技文獻共用平臺”日前正式上線運作,將面向甘肅省內個人用戶全面免費開放。
支援和鼓勵新型研發機構發展,5月25日《蘇州市推進新型研發機構集群發展的實施細則》公佈,對新建的新型研發機構最高給予1000萬元聯動支援。
進一步完善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發佈,率先以規範性文件推行揭榜制,推動攻克山東省産業發展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持續落實科技體制改革任務部署,《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中的143項任務目前已完成132項,科技體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確立。
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表示,科技部正在組織編制面向未來15年的科技發展規劃和“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圍繞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科技需求,加強科技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