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兩個多月,現在終於可以去公園散散步、鍛鍊身體了。”最近,烏克蘭解除了居家隔離要求,身在當地的漢語教師成歡歡十分高興。
去年9月,成歡歡和3名中國老師一起來到中央音樂學院與烏克蘭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合作共建的音樂孔子課堂任教。成歡歡告訴記者:“因為我是俄語專業畢業的,所以除了教漢語,平時還要為教音樂的同事做翻譯。”
如果不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成歡歡應該正在和同事輪流值班為學生上課。但從3月12日起,烏克蘭施行了居家隔離的疫情防控政策,學院也暫停了課程。“現在我每天在網上教漢語課,空閒時間也多了。”
居家日子裏,成歡歡每天關注新聞,看著烏克蘭當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人數不斷增加,她迫切地想做點什麼,幫點忙。“在中國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看到很多烏克蘭人號召為中國捐贈口罩,還有當地百姓為我們錄製了鼓勵視頻,特別讓人感動。所以我想,這個時候我也應該去幫助當地人,和大家一起渡過難關。”
捐口罩是成歡歡最先想到的辦法。
“隔離期間,還是有很多人堅持工作,像街上的清潔工、超市裏的售貨員。我出門採購的時候,看到他們沒有戴口罩,覺得很心疼,就把之前存下的口罩分一些給他們。”成歡歡常去的一家超市裏,一名60多歲的員工收到成歡歡送的口罩後特別開心。“我第二次再去買東西,老人格外熱情,幫助挑選新鮮的蘋果。”
隨著口罩越來越難買到,成歡歡剩下的存量不多了。於是,她在超市買了100多份巧克力,並在每塊巧克力後面附上一張小卡片,用俄語寫上“堅持”“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保重”等話語。每次出門採購,成歡歡就會把這些巧克力送給遇到的人們,“大家拿到巧克力,表情都很驚喜。希望這一點小小的甜蜜,能鼓勵當地人。”成歡歡還在採購時多帶些便於儲存的蔬菜、雞蛋,悄悄送給年紀較大的鄰居和門衛。
“中國有句話叫‘投桃報李’。做這些小事,就是想表達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友好和善意,希望我們能攜起手來,共克時艱。”成歡歡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