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認為:繁榮亞洲將成“後疫情經濟”軸心

發佈時間:2020-05-27 11:04:04 | 來源:參考消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經濟增速,外媒,經濟規模,MGI,即時性

參考消息網5月26日報道 阿根廷《號角報》網站5月24日刊載題為《繁榮亞洲將成為2021年後疫情經濟的軸心》的報道,作者係記者費爾南德斯·卡內多,文章編譯如下:

2021年後疫情時期,全球經濟將主要表現為亞洲的繁榮。中國經濟過去十年的經濟增速均超過6%,印度和東盟十國的經濟規模接近3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7.12元人民幣——本網注)。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速從2009年開始約是全球平均增速的兩倍。

亞洲在2000年佔世界國內生産總值(GDP)的32%,這一比例在2017年攀升至42%,預計在2040年將達到52%。

經濟的根本性影響因素是消費和中産階層的發展狀況。亞洲的消費在2000年佔全球總量的23%,在2017年上升到28%,到2040年將超過40%。崛起的亞洲中産階層在2000年佔世界中産階層總人口的23%,在2017年升至42%,在2040年預計將達到52%。

經濟的戰略性決定因素是全球生産鏈,這是21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結構性工具。

從這個意義上講,亞洲佔絕對優勢。如今亞洲國際貿易中區域內貨物貿易的佔比超過60%,而十年前為35%。亞洲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的59%來自區域內;總投資的71%亦是區域內投資。

如今,亞洲地區的生産一體化程度很高。這意味著隨著國際貿易的擴大,亞洲將變得越來越亞洲化。中國始終是亞太地區的支柱,也是亞洲連通和創新的基本平臺。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估計,中國和其他一些亞洲國家已經歷了勞動密集型工業化階段,開始轉向高科技製造和高科技服務階段;製造業就業水準達到高峰;與此同時,亞洲新興國家的工業就業人口占到勞動力總數的15%至20%。在這種情況下,亞洲經濟增長和生産率水準提高的發展空間廣闊,可確保該地區未來10年至15年GDP年均增長7%至8%。

MGI得出的結論是,亞洲的發展決定全球化進程的新階段,這一階段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加速發展,呈現出絕對數字化的特徵,同時與當代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化以及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全融合)歷史性地交匯在一起。

新冠病毒大流行已在全球範圍內迫使美國和中國等國大規模、自主地實行遠端辦公,讓國際貿易中的線上交易突飛猛漲,佔到總交易額的25%;這兩個現象的背後規律是,數字化而不是實物交易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樞紐。

這不可逆轉地改變了全球經濟體系平衡,使其重心最終轉向亞洲。

除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根本變化,還出現了另一個矛盾現象,那就是美國在世界體系中的領導地位在質和量方面都出現了緊急狀態。這是因為全球體系由於技術革命而實現完全一體化後,就會走向“即時性”,使得東西方等地理概念劃分變得不合潮流。毫無疑問,這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新階段。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