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上 大風刮不走的青春

發佈時間:2019-12-23 09:02:1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楊陽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大風天氣,一帶一路,班列,青春,井噴式

阿拉山口因風而出名。

風吹石頭跑,鳥都飛不了,一年一場風,從年頭刮到年尾,年平均8級以上的大風接近200天。

但近年來讓它蜚聲海內外的,是另一股強大的風——“一帶一路”東風。

阿拉山口位於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國向西面對中亞、西亞乃至歐洲距離最近、最便捷的口岸,毗鄰哈薩克。1990年,國家批准建立阿拉山口口岸,與哈薩克的德魯日巴口岸實現鐵路連通。從此,東起中國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逾萬公里的第二座亞歐大陸橋貫通。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後,蓉新歐、漢新歐等班列相繼開通,阿拉山口也掀起新的建設篇章。到今年,途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的中歐班列有14條線路。截至今年8月14日,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1萬列。

1990年,一批大學畢業生組成了首支阿拉山口海關隊伍,直到現在每年都有新鮮血液注入到這裡,最初這裡只有不到20人,如今已有200多人。阿拉山口的風並沒有將這一批批青年“刮走”,他們用青春紮根“一帶一路”,在這裡生根發芽。

忙碌隨中歐班列“井噴式”增長

冬夜裏的阿拉山口市區很安靜,昏黃的燈光下,一場小雪讓小城更加靜謐。但在火車站旁的鐵路國際聯運大樓、綜合保稅區、鐵路軌道上依然一片繁忙熱鬧。

“20分鐘後,將有從哈薩克的載貨列車進入。”12月8日淩晨2時,阿拉山口海關監管一科30歲的嚴龍接到鐵路方的電話。

此時的嚴龍和同事剛做完上一組檢查列車機頭工作,還未來得及回辦公室。這一項工作是為了避免火車司機攜帶違禁物品,例如肉類、水果等可能會將疫病、疫情帶入國內的物品。

自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嚴龍和同事們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忙碌。為加快中歐班列通關速度,阿拉山口海關實行“365天×24小時”全年無休通關模式。以往晚上19時下班的嚴龍,從今年開始輪崗上夜班,每天晚上平均查檢貨運列車機頭15-17列,每一個機頭需要檢查時間約為30分鐘。有時忙起來,一晚上都休息不了,要不停地查檢來往的列車機頭。

當前,途經新疆的中歐班列呈“井噴式”增長,開行頻次也從日均6-7列增加到現在的日均9-10列,今年1月-11月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達到3189列,同比增長33.54%,創下中歐班列開通以來的年度最高紀錄。

32歲的黨少飛是山口海關監管二科副科長,大學畢業後來到新疆,一待就是8年。2013年,隨著蓉新歐、漢新歐等中歐班列接連運作,阿拉山口成為中歐班列出入境的主要通道。黨少飛所在的科室成為服務中歐班列的專門科室。

黨少飛喜歡通過每一趟中歐班列的載貨分析各個地區的經濟特點。以前,阿拉山口海關出入境的物品多為礦産品與原油。隨著中歐班列和“一帶一路”的開啟,這裡的出口産品種類增多了不少——服裝百貨、電子産品、汽車整車、發動機、洗衣機、冰箱、筆記型電腦……

“咱們國家的産品越來越好了。”黨少飛説,以前從這裡出口的多是輕工産品,現在更多的是深加工産品。

身為陜西人的黨少飛在新疆安了家,成了一名“駐邊”青年。從工作單位乘車到家需要兩個小時,可是,黨少飛一個月只能回家一次,一年中,與同事生活、工作的時間佔了近300天。黨少飛結婚時,接親、訂酒店等事項都是同事幫忙操辦的,“一代代阿拉山口海關人都是這樣過來的,親如一家”。

那些輕飄飄的靈魂經不起風吹

阿拉山口,是一個以“風”著稱的地方,被稱為我國四大風口之一。

説起阿拉山口關於風的段子,劉雲峰臉上的皺紋被笑容擠得更深了。29年前來到這裡時,他還是個小夥子,如今已經53歲了。大學畢業後,劉雲峰來到新疆,成了阿拉山口口岸的第一批工作人員,那時阿拉山口只有一個火車站,口岸管委會的辦公場所就在那一座小小的火車站裏,海關工作人員加起來不到20人,全是剛畢業的大學生。

“那時候甚至沒有專門查檢的地方。”劉雲峰説,他和同事為了查檢公路通道上的出入境車輛,就一直在戈壁灘上走,如果遇上大風天氣,幾個同事必須胳膊挽著胳膊一起走,呼吸都有些困難,找到合適的地方後,便開始等著出入境車輛開過來。能見到其他人的機會很少,得知有火車要進站時,他們會很興奮,終於可以接觸到除了同事以外的人了,“所以我們山口海關的工作人員見人都很熱情”。

那時交通不便,想準備一些食材得到相隔近100公里的地方,每週購置一次。海關的大男孩都學會了做飯。

劉雲峰來到阿拉山口時,當地一棵樹都沒有,從那時起,他們每年春秋兩季都要組織集體植樹,等到肖利偉來到山口海關時,這裡已有了樹木,天上也有了飛鳥。

2007年對於肖利偉和他的父母來説是充滿矛盾的,他永遠都忘不掉,在孝感市火車站,就在他臨去新疆時,母親還在説:“為什麼要去那麼遠的地方工作?”

2007年,肖利偉大學畢業,畢業前他已決定到新疆做一名海關人。作決定時,父母極力反對。

“那是男子漢的一腔熱血,必須要去新疆工作,誰都勸不住。”對於當年的決定,如今35歲的肖利偉説:“從沒後悔過。”

“在這裡能明白什麼是‘舍小家為大家’。”他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因口岸而生的城市。”作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口,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阿拉山口如今已成為集鐵路、公路、管道、航空四種運輸方式為一體的陸路口岸城市,是新疆重要的口岸之一,更是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關鍵節點。

隨著出入境的貨車、列車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青年來到這裡發展。

肖利偉指了指阿拉山口市裏的樹,他們還在堅持每年種樹,成片的綠色延伸到通往另一個城市的公路兩旁。這種生長力就像是海關給這座城市的發展帶來的力量。

“阿拉山口樹木的長勢都很有特色。”他説,從樹枝生長的方向可以看出阿拉山口大風的風向。“那些輕飄飄的靈魂,經不起阿拉山口風吹”。

和“一帶一路”共同成長

一批從哈薩克進口的葵花籽被海關抽中、查檢。為此,下班時間過後,40歲的呂新明依然坐在實驗室裏,與在此實習的大學生做檢驗檢疫實驗。

隨著“一帶一路”進出口貿易越來越頻繁,呂新明的業務範疇也在不斷擴展。最初,他只負責礦産、原油的檢驗,現在他開始對農作物、肉類食品、植物進行研究。

初中時,他家住在新疆哈密巴裏坤口岸附近,那裏常年有與蒙古國來往的載貨列車。每到七八月,他都和父親將自家種植的番茄、葡萄搬運到口岸,等著從其他國家開來的列車,“可以掙點生活費。”他記得列車上會拉來一些蒙古國的皮毛、鞋子,我們國家會出口麵粉、糖。他們經常用準備好的酒跟蒙古人換皮毛。

2004年大學畢業後,他選擇了這份“把守國門”的工作,紮根阿拉山口。

2006年,我國首條跨境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實現全線通油。化學專業的呂新明開始跟著前輩們一同檢測,反覆研究各國油品合格認證指標,擴充實驗室設備。最終,阿拉山口的這條跨境原油管道成為我國唯一一條以我方數據為結算依據的跨境原油管道。

隨著中歐班列的開通、“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呂新明所在實驗室的發展越來越快,實驗室資産從300萬元增加到5000萬元。因為人才引進和實驗器材的不斷擴展,阿拉山口海關可以檢測的商品越來越多,以前很多産品抽樣需要送到烏魯木齊市做檢測,如此一來,這一整批貨物都得在原地等待檢驗結果,大大影響通關效率。如今,這個偏遠的口岸也能完成檢測工作,極大地提高了通關效率。

呂新明所在的實驗室被評為國家石油化礦産品檢測重點實驗室,更是多所高校碩博培養基地。曾經人煙稀少的阿拉山口引來了更多的年輕人,他們在這裡認識海關工作,學習檢測技能,了解了海關人如何通過自身能力把守國門。

呂新明説,他工作的成就感來自於嚴把進口産品品質,通過實驗室每一名工作人員的嚴謹,避免疫病、疫情流入國內,避免“洋垃圾”破壞我國的生態環境。

冬日,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內,29歲的薩爾達·艾克白爾正在從哈薩克入境的貨車上,拿著取樣簽插進貨車載運的葵花籽包裹內取樣。在大風天裏爬貨車可不是件容易事,每一步都必須穩健。

“很瘋狂的一年。”薩爾達形容自己的工作狀態,所有的業務量都創下歷史新高。

4年前,薩爾達大學畢業來到阿拉山口,初來時,他很失落,這座城市很小,也沒有太多娛樂場所,他甚至懷疑在這裡沒有發展。

漸漸的,他需要學習的海關知識、要打交道的通關人員越來越多。下班後,他在宿舍裏學習外語,以方便與國外貨車司機交流;他需要學習綜合保稅區裏的各項政策……如今,他明白了,“這雖然是個小城市,但這裡是面對世界的窗口,小窗口能看大世界”。

27歲的楊琳大學畢業後先在青島做國貿、統計方面的工作,那時,她常進出海關大樓辦理事務,“很喜歡那身制服。”

2018年,她成為阿拉山口海關人,從祖國的最東面來到最西頭。每天準時上下班、早餐後乘坐5分鐘班車到達聯運大樓,辦理退補稅業務一坐就是一天,幾乎沒空當從工位上離開。

“在這裡發展與前往北上廣是一樣的。”楊琳告訴記者,同樣是很久回家一次,同樣需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下班時間要不停地學習新業務、新知識,與北上廣不同的是,他們還要抵擋常年的大風,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扛得住這裡的大風。

除了工作人員外,阿拉山口的監管工作犬也必須扛得住這裡的大風。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阿拉山口海關的工作人員愈發忙碌起來,這些監管工作犬也一樣。連續兩年在新疆舉辦的“絲綢之路國際汽車拉力賽”上,4隻監管工作犬被派往現場,檢查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行李。在第二次的比賽中,監管工作犬在巴克圖口岸檢查出100公斤的違禁品。

阿拉山口的風依舊呼呼地刮著,阿拉山口海關的每一名工作人員就像這風一樣有勁頭,在祖國的西北角堅守國門、服務著“一帶一路”。他們就像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驛站人員,讓來往于這裡的國內外商客能更順利、安全地貿易;他們就像是鋪路人,讓這條路能通往更遠的地方。

這條路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的海關人、企業家、國外商人、貨車司機……為了扛得住阿拉山口的大風,他們用青春紮根,腳踏實地、讓根系扎得愈來愈深。

實習生 楊陽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雪迎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