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2000余名海內外浙商會聚杭州,共商如何邁向“一帶一路”,踐行高品質發展。70年來,浙商群體抓住機遇,創業創新走天下,成長為中國第一大商人群體。如今,在攜手共建“一帶一路”中,海內外浙商迎來發展的新機遇。
拉緊互聯互通紐帶 實現海內外市場對接
在“歐洲的心臟”捷克,由三家浙商投資、浙江省首個“一帶一路”境外樞紐工程——捷克站建設如火如荼,貨運場、物流園、商貿服務園已經相繼投入運營。“這個開放的綜合體是所有中歐班列境外的‘家’,也是連接中歐兩方市場、雙向投資的‘窗口’。”負責運營的浙江華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鳳德介紹。
“背靠祖國,我們感覺背更直了。”在異國他鄉生活近二十年的歐洲華商聯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執行主席韓加卿難掩心中的激動,他告訴記者,在捷克近6000位華人中80%以上來自浙江,捷克站不僅有利於其投資雙邊貿易,海外浙商的自豪感和發展信心也更足了。
數據顯示,高峰時期浙江省有近750萬人在海外、省外投資創業,創造的經濟總量大約是同期浙江省GDP的八成,相當於再造了一個浙江。
2011年首屆世界浙商大會召開,搭建了一個整合發揮浙商資源優勢,立足浙江,面向世界的平臺。8年來,散落在全球各地的浙商凝神聚氣,在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五屆世界浙商大會開幕前一週,浙江省僑聯副主席、國和控股集團董事長陳乃科的手機每天都被各路諮詢電話佔據。
“今年向我諮詢如何回國參會的海外企業家、華僑比往年都多。” 陳乃科説。在他看來,近年來全球經濟複雜多變,發達國家經濟增速低迷,中國經濟的潛力和韌勁越發凸顯。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越來越多的海外浙商回鄉投身新興産業、鄉村振興,與此同時,浙商“走出去”全球佈局的步伐越邁越大。
動員更多資源 釋放增長動力
2019年初,正泰集團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4個500kV變電站新(擴)建工程順利完工移交,加上此前完成的3座220kV變電站,正泰已經為巴基斯坦國家電網交付了7座超高壓變電站工程。而此前,每天長時間停電制約著當地經濟發展。
在泰國羅勇府,浙江華立集團與當地企業合作開發的,中國首批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之一的泰中羅勇工業園已運轉14年,100余家企業在此落戶,累計實現工業總産值100多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3萬多個就業崗位。
正泰在巴基斯坦,華立在泰國等地的實踐是浙商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積極“走出去”的縮影。從早期的産品輸出到服務輸出,再到投資並購不斷升級。如吉利收購瑞典“公主”沃爾沃,寧波均勝電子收購德國普瑞公司,萬豐奧特收購加拿大鑽石飛機……以資本為媒,浙江與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跳出浙江發展浙江”,是浙江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浙江在高起點上實現更大發展的戰略選擇。
“近年來,浙商在海外的佈局不再是低層次、碎片化的輸出,而是組織一批能代表浙江製造水準的産業,以産業鏈上下游抱團、集聚的形態共同‘走出去’。”浙江省工商聯主席、富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沂説,浙江企業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開枝散葉,全球視野和業務國際化程度快速提升,成為“一帶一路”的建設者和受益者。
民心相通、合作共贏漸成共識
“海外浙商在外形象的改觀和提升,與中國日益強大的經濟實力有關,也與浙商觀念的更新變化有關。”義烏西班牙交流基金會主席毛文進説,如今,形成民心相通、合作共贏的模式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浙商的共識。
2018年末,一個在吳哥窟附近用十余種語言推銷旅遊紀念品的柬埔寨男孩在網路走紅。這個叫沙立的小男孩成“網紅”的背後,是許多像他這樣的貧困孩子,早早背上了賺錢養家的重擔。
今年5月,得益於海亮集團正在實施的“一帶一路”國際英才留學中國公益項目,沙立成了浙江諸暨海亮外國語學校的一名新同學。“很高興能有這樣一個機會來到中國求學,以後我還想到北京上大學。”沙立説。
中歐班列始發地義烏,同沿線國家的政府官員和企業互動頻繁,企業積極去歐洲慕尼黑、法蘭克福等地參展,義烏舉辦的“一帶一路”城市國際論壇、北歐領軍者論壇、青年創客國際論壇等也得到各國政府和企業的支援。
浙江豐富的海外華僑資源成為“寶藏”,以青田為例,就有海外華僑33萬人,分佈在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西班牙青田同鄉會常務副會長毛燕偉説,不少僑領在海外有深厚資源,不僅引進投資項目,還促進了“一帶一路”中外民眾教育文化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