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條約法律網路 護航“一帶一路”建設

發佈時間:2019-10-21 09:16:54 | 來源:法制日報 | 作者:陳潤澤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條約,一帶一路,國際法實踐,國際法治,海牙國際私法會議

10月14日至25日,第一期“一帶一路”法治合作研修項目在京舉辦。本期研修項目是中國政府首次舉辦類似主題的培訓項目,來自巴基斯坦、埃及、土耳其、塞爾維亞、衣索比亞、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等20余國負責“一帶一路”法律事務的官員參加。

外交部條法司司長賈桂德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法治合作研修項目是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果之一,是“一帶一路”倡議下法治領域的重要項目。

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有益嘗試

“外交部高度重視研修項目,精心設計了項目課程及活動安排。”賈桂德告訴記者。

據了解,項目舉辦期間,中國知名專家學者將講授中國國際法實踐、中國司法制度、國際經貿法、“一帶一路”法治合作等課程。此外參觀訪問西安、故宮、長城及華為公司等活動,將讓學員們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及現代科技,實地感受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明、和平友好的文化基因和開拓發展的蓬勃動力。

賈桂德指出,研修項目是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果之一,是“一帶一路”倡議下法治領域的重要項目。研修項目是我們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主動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一次有益嘗試。各國對研修項目反響熱烈、踴躍報名,參加本期研修項目學員充分肯定課程設計及活動安排。賈桂德稱,將根據本期研修項目情況,進一步優化課程設置及活動安排,努力將研修項目打造為“一帶一路”法治合作和能力建設的品牌項目,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法治合作研修項目意義重大

在14日外交部舉辦的研修項目開幕式上,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強調,“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與世界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此次研修項目的意義和目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加強交流互鑒。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法治傳統千差萬別,法治文明豐富多彩,各方對“一帶一路”法治合作和相關國際法問題也有著獨到的見解。通過研修項目,各方可以加強交流,分享良好實踐,增進互相理解和信任。

二是促進能力建設。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多數屬於發展中國家,對於提高自身能力和參與國際治理有殷切期待。以研修項目為契機,各方可以深入研究“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法律問題,共同提高能力水準,深化貿易投資、金融稅收、交通環保等領域的法律和規則“軟聯通”,打造相互相容的“規則高速公路”。

三是維護國際法治。當今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和保護主義不斷抬頭。面對複雜形勢,國際社會更應維護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通過研修項目,進一步凝聚遵守國際法的共識,共同抵制“毀約”“退群”等單邊行徑,共同推動國際關係法治化。

法治交流合作逐漸走向深入

賈桂德向記者介紹説,近年來,外交部條法司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法治交流合作,“一帶一路”條約保障網路日趨完善,法治交流合作走向深入,法律制度研究全面展開,外方更加了解和關注中國法治理念和合作主張,相關企業合法合規經營意識不斷增強。

關於提升條約締結和管理服務,賈桂德向記者介紹説,為更好滿足“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外交部作為條約管理法定部門,積極協助相關部門締結投資、貿易、稅收、金融等領域的條約和合作文件,密織“一帶一路”條約法律網路。今年1月,外交部建設的中國條約數據庫正式上線,並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和公眾查閱條約資訊提供便利。

關於搭建國際交流平臺,賈桂德介紹説,“2018年7月,我們舉辦了首屆‘一帶一路’法治合作國際論壇。今年4月,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我們協助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舉辦了‘廉潔絲綢之路’分論壇。10月,我們又舉辦了首期研修項目。通過這些平臺,法治交流渠道更加多元、合作溝通更加順暢。”

關於開展對外法治合作磋商,賈桂德表示,“2018年以來,我們聯合有關部委共同赴非洲、東南亞和歐洲等地區部分國家開展‘一帶一路’法治磋商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一帶一路’重點國家法律和政策環境,推動解決‘一帶一路’建設中雙方關注的法律問題,為‘一帶一路’項目建設提供支援。我們還利用亞非法律協商組織、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等不同國際平臺,向外方宣介‘一帶一路’法治合作的理念和主張。”

關於加強工作機制建設,賈桂德説,“我們與國內各相關部委協調配合,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深入研究‘一帶一路’建設涉及的法律問題,共同推進‘一帶一路’法治建設。”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