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國情的制度給中國人民帶來好生活(國際論壇)

發佈時間:2019-10-15 09:38:08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河野洋平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1970年,國際社會,國際經濟,人民生活水準,中國發展

中國人民選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中國國情,讓中國人民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70年來,新中國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這令人無比高興。中國發展之快、變化之大為世人驚嘆。

我第一次到訪中國是在1970年。當時作為年輕國會議員,我希望了解中國,也很想去北京看看。因為東京與北京之間沒有直航,我費盡週折花了4天時間才到北京。如今,從東京飛往北京只需4個小時,兩國間平均每週航班2000多班次。

在過去的49年間,我訪問中國近百次。第一次去中國時,如潮水般的自行車穿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如今,不僅汽車穿梭在中國的大城小鎮,新能源汽車等環保交通工具也越來越多。從自行車到汽車再到新能源汽車,出行方式的變遷反映了中國人民生活水準的巨大飛躍,也折射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全方位發展成就。

判斷一個國家制度好壞的標準是這個國家人民的生活是否更好。中國人民選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中國國情,讓中國人民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關於新中國成立70年發展變化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我認為,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共産黨對中國發展作出了科學的頂層設計。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從此開啟了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國的社會活力一下子釋放出來,生産力也得到了極大的解放。1992年召開的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更加緊密地融入國際經濟體系之中。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

在中國共産黨制定的目標的指引下,十幾億中國人懷著“明天要比今天過得更好”的願望,辛勤勞作,刻苦鑽研,艱苦奮鬥,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推動國家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我很榮幸,曾數次同習近平主席見面。習近平外交思想令人欽佩,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讓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可以放心地與中國攜手合作、發展、共贏。習近平主席虛懷若谷,善於傾聽不同國家的意見,中方同各方共商共建共用“一帶一路”,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援和普遍讚譽。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貿易自由化是大勢所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不利於世界經濟發展。希望各國能夠攜手促進自由貿易,共同維護自由貿易體制,共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同時,世界還面臨層出不窮的新挑戰,需要各國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同建設美好未來。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日本也進入令和時代,日中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雙方應不斷加深相互理解和信任,在雙邊關係發展進程中妥善處理分歧,不斷加強民間交流,同時更加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地區和世界範圍內推動日中關係邁上新臺階。

(作者為日本眾議院前議長)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