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把握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規律

發佈時間:2019-09-16 14:18:32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金 碚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經濟增長極,生態環境容量,區域協調發展,區域經濟發展,秘訣

內容提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儘管各地區發展存在差異、不協調、不平衡,但總體上較好地把握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規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不斷優化。我們充分發揮城市作為經濟增長極在區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在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其他地區共同發展、協調發展。同時順應世界經濟區域格局演變大趨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參與各方以開放暢通開闢全球區域發展新局面。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總體上較好地把握了區域協調發展規律。這是7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

經濟增長極形成並帶動區域發展

人類會逐漸聚集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地理區域內從事生産活動,經濟增長極由此形成,這种經濟增長極通常表現為城市。城市既是商品交易和人員流動的樞紐,又是人類生産生活的集中地,也因此成為社會治理的中心。各級行政管理機構的建立以城市為中心和依託,並明確相應的管轄範圍。在國土遼闊的國家,作為經濟增長極的城市與廣大鄉村的關係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空間關係之一。因此,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是城鄉關係的協調。城市負有先行發展的使命,而城市經濟的增長需要從農村吸取養分,因而城鄉差距是經濟發展中難以避免的現象。但是,如果鄉村長期落後,必然會成為經濟發展包括城市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所以,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不僅是實現公平的需要,也是支撐城市持續發揮經濟增長極功能的必要條件。

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區的行政區劃實行市管縣體制,這是處理城鄉關係一個比較有效的制度安排,有利於城鄉協調和統籌。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作為經濟增長極的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一個突出特點是沒有像其他一些國家那樣出現“貧民窟”現象。這同我國實行的城鄉管理體制有直接關係,也是我國在工業化進程中正確處理城鄉關係的一條有益經驗。這種體制保持了經濟增長極地區穩定良好的社會環境,使得作為經濟增長極的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具有較大的經濟擴展空間。

經濟增長極形成以後,會對經濟要素和經濟活動産生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城市經濟越發達,吸納經濟能量的集聚效應所帶來的區位優勢越明顯。當城市發展到一定規模後,會産生經濟活動的擴散效應及對周邊地區的經濟帶動效應。於是,中心城市與週邊地區的互動成為區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現象。中心城市成為地區競爭力的代表,同時形成規模大小不等的一、二、三、四線城市分佈格局,這是現代區域經濟格局的標誌性形態。我國城市都有行政級別,不同級別的城市具有不同的集聚—擴散效應能量,通常行政級別越高的城市能量越大。所以,一、二線城市在區域經濟增長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顯著。各省區大都會把做大做強一兩個大城市(通常是省會城市)經濟作為增強本地區競爭力的戰略取向。面對這樣的經濟空間分佈狀態,考慮到我國城市管理體制的特點,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是兼顧産業佈局與城市間分工及功能,並有效規範競爭秩序。特別是需要興利除弊,合理協調經濟關係與行政關係。

在協調發展中優化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在上述區域經濟發展趨勢作用下,必然會形成由大範圍的密聚經濟區與腹地經濟區構成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一方面,生産和交易活動越來越活躍,規模越來越大,財富被大量創造和積累;另一方面,區域經濟矛盾也會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為過度極化與過大差異,即一些中心城市過度擁擠,而其他地區發展則相對滯後。這就會拉大密聚經濟地區與腹地經濟地區的發展差距。我國經濟發展呈現明顯的梯度推進態勢。東部沿海的若干中心城市成為強勁的經濟增長極,率先發展起來,而廣闊經濟腹地——沿海腹地(東南部各省內的較不發達地區)、內陸腹地(中西部地區)、縣域腹地(農村地區)的發展任務則比較艱巨。

密聚經濟區與腹地經濟區之間的關係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長期性區域關係,市場的自發力量無法妥善處理,需要國家充分發揮區域經濟政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關鍵是著力改變區域發展不平衡局面,在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下促進各地區共同發展、協調發展。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90年代我國實行的財稅體制改革,使中央政府擁有較大的財力,可以通過轉移支付方式調節各地區間的財政能力,調節不同地區間的收入差距,更好協調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

在增長極效應推動下,密聚經濟地區與腹地經濟地區間的相互協同,形成了由各類經濟區、經濟帶、經濟群(城市群)等經濟發展活躍區所構成的“區、帶、群”格局,其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大範圍和超大範圍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態勢。在此過程中,全國範圍的區域分工格局逐步趨向優化,一些“區、帶、群”地區發展成為能夠更好地發揮“主體功能”的地區。我們看到,像長三角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京津冀經濟區、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以及眾多圍繞一線、二線城市形成的大、中、小城市群等,正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強勁發展的“聚能”地區和經濟發展的新高地。而這些“區、帶、群”的能量發揮,取決於區域經濟一體化水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質是實現經濟活動和自由貿易的暢通與融洽。因此,高度的暢通和融洽將成為“區、帶、群”等區域發展新高地的突出特徵。

人類經濟發展潛力無限,但承載經濟發展的生態環境容量是有限的,各地區必須處理好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關係。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但是,經濟發展總是在一定的資源環境條件下展開的,如果忽視資源環境約束,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和保護制度,過度的經濟開發和資源消耗就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損毀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因此,人類發展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甚至在一些地區,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尤其是在一些生態環境特別敏感的地區,例如江河源頭,必須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政策。總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而首先是人與自然關係的協調。這就需要樹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在正確處理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環境關係上保持高度的自覺自律,在推進我國綠色發展的同時推動全球綠色發展。

以開放暢通開闢全球區域發展新局面

走出閉塞,謀求開放,加強互動,增加交易,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如果用一個字來定義,那就是“通”。可以説,“通”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內涵,“互通”則“互利”,“暢通”則繁榮。

從封閉到開放,使生産要素在順暢流轉的基礎上得到高效配置,是區域經濟從落後到發達的最直接表現。這主要包括:第一,地理開放,即通過建設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讓阻隔閉塞的地區變為交通通信便利的地區,暢通人流、物流,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我國多年來建成的交通體系,能夠滿足數億人在假期密集、有序、安全出行的需要,為增添區域經濟活力、促進協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第二,管制開放,即削減制度性壁壘和政策性限制,促進跨地區的經濟活動更加自主自由,使地區經濟發展獲得更大的能量和空間。這就需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消除對經濟活動的不合理約束。第三,對外開放,即大力加強本地經濟與國際經濟的交往,讓人員、物資、商品、技術、資金跨國流動、競爭合作,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這是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個“秘訣”。從這個角度看,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是不斷完善治理結構和體系,讓經濟活動在開放暢通的空間中充分展開。

世界經濟發展的區域格局正在進一步快速演變。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世界經濟區域格局演變的大趨勢,預示著人類正在邁向“全球工業化時代”。隨著交通運輸通信等基礎設施在全球範圍內加快建設,工業化向被稱為“地球島”的歐亞大陸腹地以及非洲大陸腹地深度推進。這將使人類迎來發展史上又一個大變局時期,區域協調發展的涵義將發生深刻變化,實現國際利益協調、制度變革創新和多元文化相互理解將成為實現世界範圍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和人類必須完成的重大課題。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鄭州大學商學院院長)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