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敬老情 暖暖夕陽紅

發佈時間:2019-07-31 16:40:01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申少鐵 邱超奕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老人,養老,頤養,服務,中心

當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49億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需要不斷擴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需要營造濃厚的敬老養老助老社會氛圍,讓越來越多的老人感受到暖暖“夕陽紅”。

安徽亳州

失能老人集中供養

99歲的方奶奶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板橋集鎮關廟村的五保戶。她感激地説:“如果不是衛生院,我可能早就離開人世了,衛生院就是我的家。”

目前,亳州市65歲以上的老人達72萬人,佔總人口的11%。亳州市在調查中發現,農村地區敬老院一些失能五保老人長期臥床不起,各種疾病纏身,缺乏有效護理。

亳州市出臺措施,將鄉鎮敬老院移交鄉鎮衛生院管理,探索出一條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的模式。

去年,方奶奶重度失能,身體虛弱。當地政府安排方奶奶到板橋集鎮衛生院供養。衛生院根據方奶奶的病情制定治療方案,安排專職醫生跟蹤治療,聘請兩名專職女護工對老人精心護理。

亳州市要求鄉鎮衛生院按照護工與失能五保老人1:2的比例配備,並設立專區照護,醫護人員將失能五保老人與住院患者一併醫療護理。全市失能五保老人供養補助標準逐年提高,2017年底,由每人每年1.5萬元提高至2.4萬元;2018年3月,提高到3.6萬元。

為規範鄉鎮衛生院的管理與照護標準,亳州市制定全市失能五保老人入住鄉鎮衛生院集中供養規範標準。截至目前,共篩查摸底符合入住鄉鎮衛生院條件的失能五保老人1096人。經過精心照護,入住的不能自理的老人53%能夠基本自理,不能行動的老人有78%情況得到改善,患病老人有98%病情得到控制。

最近,方奶奶不用護工陪伴,能獨自吃飯、走路,體重增加不少。她編織好幾束塑膠花,放在自己和其他老人的床頭櫃上,花“開”得與方奶奶的笑一樣燦爛。

江蘇常州

養老服務全面放開

夕陽的余暉尚未散去,在江蘇省常州市金東方頤養中心,一群坐著輪椅的老人由穿著藍色工作服的護工推著緩緩而行。

83歲的余奶奶住在頤養中心一年多,這是一家常州市成立較早的社區養老機構。它是一家“民間投資,政府扶持,市場運作,公益性質”的民辦非企業,採取養老社區模式,收住著近3000名健康老人,百歲以上老人4名。

余奶奶的子女忙於工作,長時間不在身邊,她缺乏照顧,感覺很孤獨。頤養中心老夥伴多,氛圍熱鬧,她不孤獨了,心情也舒暢了。余奶奶飲食起居有規律,每天與老姐妹們一起唱歌、種花,過得很愉快,身體狀況比原來好多了。説起她為何選擇民辦養老機構,原因在於這裡的服務好。

面對老年人與日俱增的醫療、護理、康復需求,常州市出臺“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品質”等配套文件,打通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的體制機制壁壘,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機構建設、運營和管理。

目前,常州市109家養老機構中,由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的床位數佔比超過65%,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率達92%;“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城鄉覆蓋率分別達到69%和42%,基本能滿足群眾的養老需求。

“平時有個小病小災,也能在中心治療。”余奶奶對頤養中心很滿意。

四川攀枝花

老人健康動態管理

85歲的崔爺爺第三次來四川省攀枝花第二人民醫院攀西醫養(康復)示範中心康養。他説:“這裡服務好,幾個護士對我和老伴兒照料得十分週到。”

近年來,攀枝花市構建三級綜合醫院為核心,縣級醫院老年病科為重點,醫養結合機構、護理院、康復醫院老年病房為支撐,家庭醫生、村醫為補充的四級老年健康服務網路,解決了老人養老中的看病就醫難題。目前,全市建有康復醫院2家,13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設立老年病科、康復科,設置老年、康復床位1636張。

“白天醫生給我們檢查血壓,夜間還來查兩次房,醫養中心就在醫院裏面,我們一點兒都不擔心身體狀況。”崔爺爺連連誇讚醫院康養中心的好。

為進一步提升照護和診療能力,攀枝花市全方位培養老年醫療、護理、康復等專業人才。近3年,累計培養、培訓老年健康服務人才5萬餘人次。

攀枝花還探索出“544”老年健康服務模式,為老人提供專業醫護團隊、健康管理方案等5項保障,老人享受優先就診、優先轉診等4項優先政策,對居家重病老人提供家庭巡診、家庭病床等4項服務,對老人健康實施動態管理。2019年攀枝花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確定為第二批安寧療護試點城市。

浙江麗水

深入推進宜居養老

早上8點,門口接,晚上5點半,送回家。84歲的趙秉佑每天前往浙江省麗水市岩泉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一家專門的康復場所。

趙秉佑患糖尿病20多年,雙腿行動不便。一個月前,家人幫她聯繫上養老中心。“每天上午、下午練上半小時,再散散步,身心狀態都有改善。”趙秉佑説。

“為盡力滿足老年人‘離家不離社區’的養老需要,我們推進嵌入式養老護理機構建設。”麗水市副市長盧彩柳介紹,目前,全市已建成1842個覆蓋城鄉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統一引進9家專業養老照護機構。

近年來,當地還加強適老宜老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我們那6層老樓終於有電梯了。”65歲的葉汝明住的小區建成快30年了,老小區老年人多,買米買菜提上樓非常吃力,現在周邊已經裝了6部電梯,大家都很歡迎。

為了鼓勵老小區適老改造,麗水市重新出臺住宅加裝電梯試行辦法,放寬申請門檻、簡化辦理流程,給予全面支援。目前,麗水市老小區已有20多部電梯投入使用,34個舊住宅區無障礙通道改造率達到100%。

江西新餘

農村建起頤養之家

“出門一孤影,進門一盞燈”,78歲的袁愛英住在江西省新餘市鵠山鄉鵠山村,一直為養老發愁。她的老伴十幾年前就去世了,鄰居基本都搬走了,子女在市裏上班,平時基本看不著人,大多數時間只能待在家裏。

養老成為農村的大難題。“新餘市現有73歲以上農村老年人3.94萬人,其中一些老人在生活上缺乏照料,精神上缺乏慰藉,還面臨健康保障等問題。”新餘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賴國根説。

如何既做好普惠性、保障性養老,又讓養老工作有品質、可持續?新餘市以黨建為引領,將養老工作列為黨委一項重要工作,在全國首創“黨建+頤養之家”。

經過充分調研測算,再結合農村老年人實際,當地把老年人加入“黨建+頤養之家”的年齡暫定為73歲以上。“老人每月自費200元,通過各級財政補貼,村級集體經濟和社會力量的參與,使頤養之家能夠自籌自養。”賴國根介紹,目前全市414個行政村共建成736個頤養之家,入住老人9215名。

“每個月200塊錢,真不貴!每天吃的都是熱菜熱飯,舒心!”74歲的簡火連每天去“頤養之家”吃飯,“大家一起熱熱鬧鬧的。”

“村裏老年人對我們的評價特別好,他們經常念叨‘共産黨一直想著我們老人呢!’”水北村“黨建+頤養之家”負責人敖四仔説,看到老人們幸福快樂地安享晚年,工作越幹越帶勁。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