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實業凝聚增長動力

發佈時間:2019-07-26 13:08:5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陳濤 | 責任編輯:劉夢雅

關鍵詞:實業,創業創新,凝聚,實體經濟,規模

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我國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資金脫虛向實,精耕實業,推進創新。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運作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在優化調整,經濟增長動力也在不斷凝聚。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創新驅動,深入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實體經濟發展韌性增強。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國際貿易生態明顯惡化的大環境下,今年上半年我國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3%,保持了平穩增長態勢,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1%。社會資金繼續脫虛向實,金融産品多層嵌套有序減少,社會投機炒作動能消減。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實體經濟發展品質明顯提升。上半年,我國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20.6%,高出同期GDP增速14.3個百分點;而與虛擬經濟密切相關的金融業和房地産業則分別同比增長7.3%和2.5%,反映出經濟結構的優化。同時,社會實業精神回潮,市場主體活力激發,科技創新日趨活躍,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快3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較上年同期提高了0.8個百分點。

應該看到,雖然當前我國社會實業精神基本佔據主流,但投機炒作力量尚未完全枯竭,社會資金仍存在一定的脫實向虛慣性,需要高度警惕。上半年,我國部分城市房價出現快速增長,不排除背後有投機炒作資金在推動,個別金融機構突破審慎合規底線,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産領域,引發風險集聚。此外,資産價格炒作動能依然潛伏,非法集資手法推陳出新,一夜暴富的社會心態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這些都與我國提升實體經濟發展品質的理念背道而馳。

未來,我國仍需繼續深耕實業,凝聚經濟增長動力。

其一,要進一步弘揚實業精神。過去,由於房價非理性增長和資金脫實向虛,客觀上形成實業致富不如虛擬造富來得快、賺得多、付出少的社會現象。現在,隨著“房住不炒”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這種情況有所改變。我們要繼續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實業精神,尊重工匠,推崇創新,鼓勵腳踏實地地幹實業,創業創新實現財富創造。

其二,進一步壓縮投機炒作空間。投機炒作空間越大,實業精神便越受擠壓。堅持“房住不炒”不放鬆,既是防範化解房地産泡沫風險的重要舉措,也是引導社會深耕實業推進創新的必然要求。説到底,依靠虛擬經濟實現的經濟繁榮存在欺騙性和破壞性,是無法持久的。

其三,進一步改善創業創新營商環境。經營實業難,不僅難在殘酷的市場競爭,還難在複雜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我國加緊優化營商環境,目前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國際大都市的營商環境正向國際先進標準邁進。不過,非熱點偏遠城市還存在一定市場準入限制、交易成本較高和地方保護主義問題,公共機構服務意識也有待加強,各種扶持創業創新政策措施仍不充分。

其四,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創業創新有風險,一旦失敗,創業創新者可能要面臨嚴峻的經濟困境。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須形成創新的恒久動力,為創業創新失敗人員提供最後的基本保障。我國民營經濟領域創業創新活躍,但相應保障並不充分,需要逐步完善相關制度和機制。

實體經濟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體,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全社會要進一步弘揚實業精神,尊重工匠精神,推崇科學技術創新,遏制投機炒作,鼓勵腳踏實地,紮實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耕實業凝聚增長動力,努力實現經濟持續高品質發展。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