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斷臂”求轉型

發佈時間:2019-07-12 13:24:31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謝 飛 | 責任編輯:劉夢雅

關鍵詞:德意志銀行,銀行聲譽,業務重組

德意志銀行啟動幾十年來最重大的業務重組,放棄30年來一直追求成為全球最頂級投行的戰略,重新回歸傳統銀行業務,同時加大對數字化領域投資。這一轉變是痛苦的,代價高昂,卻十分必要。

日前,德國最大商業銀行德意志銀行宣佈了一項大規模重組計劃,成為該行幾十年來最重大的業務重組。其中,最重要的調整是裁撤全球證券交易業務,並大幅縮減投行業務及固定收益業務,轉而專注于企業客戶金融服務。

根據德銀公佈的相關資訊,此次戰略轉型的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成立企業銀行部,由環球金融交易業務部、德國本土商業銀行業務組成德銀第四大業務板塊;退出投資銀行業務中的股票銷售及交易業務,並降低在固定收益銷售及交易業務上的資本佔用,尤其是利率業務;計劃在2022年實現8%的有形股東權益回報率;在2022年以前在科技領域投資130億歐元,以提高效率,進一步優化産品和服務能力。2022年後,集團成本預計將減少60億歐元至170億歐元,在當前基礎上降低四分之一。

德意志銀行首席執行官澤溫表示,德銀此次戰略轉型,目的是為了全方位釋放潛力,德銀正在推進必要的轉型,包括對商業模式、成本、資本及管理團隊的調整。此次業務重組聚焦客戶需求,將德銀業務重點重新聚焦在“盈利和可增長領域”。他指出,未來德銀將繼續加強全球業務佈局,助力企業成長,根據客戶實際需求,為德國、歐洲和遍佈全球的個人及機構客戶提供最優質的金融方案和建議。德銀將繼續堅持為股東創造長期可持續回報,並重建德意志銀行聲譽。

分析認為,德銀此次業務重組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到2022年實現8%的盈利。目前,其盈利僅為0.5%。澤溫表示,德意志銀行將通過此次轉型優化業務結構,集中精力挖掘在業務模式、成本控制、資本管理以及管理團隊等方面的潛力。

長期以來,德意志銀行一直處於“危機模式”。過去7年中,曾三度調整經營策略並三度換帥,管理團隊始終處於不穩定狀態。因此,這次調整力度之大,顯示出了德銀“壯士斷腕”的決心。

儘管投資者、政商各界認為德銀此次業務調整非常有必要,但仍有不少投資者對德銀能否實現既定目標持懷疑態度。業內專家認為,實際上歐洲各大銀行早已完成了這種調整過程。德銀此舉是在“補課”“還債”,僅僅是重新走上正軌的開始,盲目樂觀為時尚早。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澤溫的這項新戰略,標誌著該行打消了其全球化抱負以及成為高盛在歐洲主要競爭對手的目標。明年是德銀成立150週年,澤溫是在讓該行重新聚焦傳統業務——為德國和歐洲企業客戶提供融資,並專心於國內零售銀行業務。

德國《商報》報道認為,德銀放棄30年來一直追求成為全球最頂級投行的戰略,現在回歸傳統銀行業務,同時加大對數字化領域投資的重大計劃,這一轉變是痛苦的,代價高昂,但卻十分必要。不過,德銀艱苦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重生”的代價是慘痛的。據德銀測算,此次重組的成本高達74億歐元。同時,德銀還將在短期內承受利潤大幅下滑的“陣痛”,今年二季度稅前虧損可能將高達5億歐元。更大的挑戰是,業務重組將引發一波巨大的裁員潮。根據重組計劃,到2022年德銀將累計裁員1.8萬人,其中包括德銀投行事業部、個人客戶事業部等多部門高管。在德銀宣佈重組計劃後,其紐約分支機構立即開始了裁員行動。

市場分析普遍認為,德銀此次業務重組為其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下一步的關鍵是如何按照既定目標和步驟貫徹執行。德銀是否有能力大刀闊斧地實施重組計劃,是否還會出現新的阻礙,都是未知數。結果究竟如何,還需要時間去檢驗。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