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於不再為停電犯愁了

發佈時間:2019-06-17 10:38:44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周翰博 張志文 陳尚文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熱電廠,杜尚別,國友誼,塔吉克,學科教學

從塔吉克首都杜尚別市中心驅車向東北方向行駛大約10分鐘,便來到了當地人人皆知的杜尚別2號熱電廠。這座坐落在瓦爾佐布河右岸的現代化熱電廠,不僅為首都老百姓送去了光明與溫暖,更成為塔中兩國友誼的象徵。

杜尚別2號熱電廠項目由中國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分為一期和二期兩個階段。2016年11月最後一台機組完成試運作,標誌著項目提前半年竣工。

這一為杜尚別70多萬居民解決供電、供熱問題的工程,寄託著習近平主席的關懷與囑託。2014年9月13日,習近平主席與塔吉克總統拉赫蒙共同出席杜尚別2號熱電廠一期工程竣工儀式、二期工程開工儀式。

“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已經從技術員成長為廠長的莫羅德回憶起當年見到習近平主席的場景至今仍激動不已。他表示,正是在習近平主席的關心下,在中國政府和企業的支援與幫助下,杜尚別才擁有了這座現代化熱電廠,實現了塔電力能源獨立自主的國家發展目標。

莫羅德的話並不誇張。今年49歲的塔爾比告訴記者,2016年以前,杜尚別大部分城區只有夜裏供電。進入冬季情況更糟糕,日均供電時間甚至不足4小時,供熱更無從談起。“杜尚別2號熱電廠建成後,我們終於不再為停電犯愁了。”

特變電工駐塔吉克辦事處主任王健告訴記者,塔長期依靠水力發電,儘管水資源豐富,但主要的水力發電站根本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特別是到了冬季枯水期,全國大面積限電是家常便飯。這種情況不僅降低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質,還嚴重制約了國家經濟發展。

“關鍵時刻是中國伸出了援手,幫我們解決了這個歷史難題。”莫羅德告訴記者,2號熱電廠建成投運後實現了年總發電量22億度,完全填補了水電站的發電缺口,供熱面積超過430萬平方米。“杜尚別70%的居民可以在暖和的家裏過冬了。”

作為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重點合作項目,杜尚別2號熱電廠從建設到運營,始終遵循為老百姓造福的原則:工程建設時期,本地工人數量始終在1000人以上。熱電廠正常運營後,塔方正式員工超過700人。算上保潔、廚師、安保等後勤人員,熱電廠穩定提供約1000個就業崗位。

“熱電廠就像一所大學,教會了我很多東西。”鍋爐運作專工馬林曾是塔吉克技術大學熱能專業教師。他告訴記者,自己畢業于俄羅斯名校,又長期在教學一線工作,理論知識很豐富。2013年,馬林選擇來到2號熱電廠工作。“中國幫我們建的這座熱電廠水準一流,很多設備我只在前沿學科雜誌上見過。到這裡工作是最正確的選擇。”

像馬林這樣在熱電廠實現自身價值的塔吉克人還有很多。兼職翻譯馬伊蘇娜用流利的漢語告訴記者,“我現在已經是家裏的頂梁柱,擔起了養家的責任。漢語和中國讓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據統計,2號熱電廠累計培養本土技術員300多人,分批選派250名技術骨幹到中國接受系統培訓,為塔吉克儲備了一大批掌握大型現代化電廠電力運作、設備維護的專家型一線工人,被當地人親切稱為“塔吉克火電工業的搖籃”。

由特變電工援建的杜尚別101學校頗受當地家長青睞。“學校的硬體設施在整個塔吉克都是最好的。”校長古爾巴霍爾·娜斯麗季諾娃告訴記者,學校設有41間普通教室和11個多功能教室,可以用最現代化的設備開展各學科教學活動。“我們學校的圖書館有4000多冊藏書,這樣的規模在同等級別的學校中絕無僅有。”

此外,由特變電工援建的瓦爾佐布河大橋,解決了當地居民的出行難題。“河對面住著很多親戚朋友,以前過河只能走上游的鐵索橋,繞行一趟不僅需要20多分鐘,還很不安全。”一位住在河邊的塔吉克小夥子拉著記者的手説:“感謝中國,感謝特變電工!”

杜尚別2號熱電廠拉近了兩國人民的距離,更成為中塔兩國共謀發展、共用繁榮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