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第三屆世界現代化論壇暨第17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舉行。圖為世界現代化論壇聯合主席、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研究員演講。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王振紅) “人類文明包含許多文明要素,有些文明要素的變遷遵循進化論,有些文明要素的變遷具有週期性;如果把人類文明看作一個有機整體,根據其核心要素(生産力和勞動力結構)的發展水準和週期性,可把從人類誕生到21世紀末的人類文明進程的前沿過程分為4個發展週期和16個發展階段。”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何傳啟研究員5月24日在第三屆世界現代化論壇上表示,“4個發展週期依次是原始文化、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知識文明週期,每個週期都包括起步期、發展期、成熟期和過渡期的4個發展階段。”
何傳啟指出,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四次意義深遠的革命,即工具製造革命、原始農業革命、現代工業革命、知識和資訊革命。四次革命導致了人類歷史的四次轉移,第一次從動物世界向人類社會的轉移,第二次是從工具時代(原始時代)向農業時代的轉移,第三次是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的轉移,第四次是從工業時代向知識時代的轉移。每一次轉移,都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他説,“與此相對應,人類文明進程發生了三次範式轉變。第一次是從原始文化向農業文明的轉變,第二次是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第三次是從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於是,形成了人類文明前沿過程的四個發展週期。
受元素週期表的啟發,1999年何傳啟在其學術專著《第二次現代化》一書中提出文明週期表,把人類文明前沿過程的4個發展週期和16個發展階段統一從上到下排列,構成文明週期表的豎表;或者,把每個發展週期的4個發展階段從左到右排列,把4個發展週期的相同發展階段從上到下排列,形成文明週期表的橫表,即四行四列的文明週期表。
何傳啟認為,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是第一次現代化,從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的轉變是第二次現代化;22世紀還會有新變化。
“當前處於知識時代的發展期。知識時代是從知識革命到21世紀末的歷史時期,大致從1970年到2100年左右。”他進一步解釋説,“這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一是起步期,大約1970年到1992年,特點是資訊革命和高技術。二是發展期,大約1992年到2020年,特點是網路化和智慧化。三是成熟期,大約2020年到2050年,特點是倣生人進入家庭和人體再生。四是過渡期,大約2050年到2100年,特點是時空革命和宇宙旅行。”何傳啟表示,成熟期和過渡期的特點是一種預測。
據悉,第三屆世界現代化論壇暨第17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天津《理論與現代化》雜誌、中國未來研究會現代化研究分會五家單位聯合主辦,主題為“現代化與人類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