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過程中,應主動對標國際環境標準,融入合作國家的環境標準體系,共謀全球環境治理。
從今年年初的歐洲首訪,到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再到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我國在開展首腦外交推進“一帶一路”深度互聯互通的過程中,反覆倡導要堅持把綠色作為底色,以愚公精神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綠色外交在推進“一帶一路”行穩致遠過程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綠色外交承載著命運共同體的共贏價值觀,是破解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有效手段。當前,氣候變化、網路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受到關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有所抬頭,全球治理體系和多邊機制受到衝擊。在這個過程中,應堅持公正合理,破解治理赤字;應構建命運與共的全球夥伴關係,破解信任赤字;應加強氣候變化合作,全面落實《巴黎協定》,推動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取得積極成果。與國際貿易關係、國際軍事關係等其他國際外交關係相比,國際環境合作關係具有最為趨同的目標——保護全球環境惠及世界人民。這能夠有效遏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體現互敬互重的中華傳統和休戚與共的新時代精神,符合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綠色外交是展現合作誠意,找到“一帶一路”合作共同語言的關鍵詞。結交新朋友、擴展“一帶一路”合作朋友圈的關鍵,是建立合作與信任,展現互利共贏的合作精神。
“面對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
能獨善其身。唯有攜手合作,我們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海洋污染、生物保護等全球性環境問題,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這進一步闡釋了綠色外交的重要意義,體現了以綠色美麗的普適價值觀,建立互利共贏、互聯互通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的信心,體現了尋求長遠共贏的合作結果,更體現了共謀全球生態環境保護,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的堅定。
綠色外交有助於推動共擔全球環境責任,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國際合作關係。在深入推進國際合作過程中,唯有承擔本國的環境責任,才能消除合作顧慮,與“一帶一路”國家建立務實長遠的合作關係。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討論可持續發展話題時,中國愚公移山的傳説再次被提及。愚公精神代表了在承擔全球環境責任過程中,迎難而上的毅力。中國在省區、城鎮、園區、社區等不同層次開展了多類環境領域的試點示範,可作為不同體量的合作載體,與沿線國家開展有針對性的綠色合作。在開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過程中,應主動對標國際環境標準,融入合作國家的環境標準體系,共謀全球環境治理。
面對當前國際形勢,應更加堅定地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堅持綠色底色,深化“一帶一路”合作,因時而變,積極而為,聯手構建順應歷史潮流、符合人心所向、全球命運與共的國際合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