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綢之路”上的潞綢復興記

發佈時間:2019-05-20 10:41:00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新絲綢之路,吉利爾潞,絲綢之路,裝造,花形設計

“新絲綢之路”上的潞綢復興記

潞綢,因潞安府而得名,從嫘祖教民育蠶到潞綢“衣天下”的鼎盛,從歷史的變遷與潞綢的興衰,潞綢見證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成為中國絲綢文化的重要部分。 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太原5月19日電 題:“新絲綢之路”上的潞綢復興記

作者 楊傑英

“原來山西的絲綢有著如此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嫘祖在這裡教民眾養蠶繅絲,開創了農耕文明。提起絲綢,從前只知道是江南的好,如今才知道原來還有山西潞綢。”寮國中國總商會副會長、寮國吉達蓬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姚勇在參觀完山西晉城高平吉利爾潞綢體驗館後發出感慨。

  吉利爾潞綢集團,有著國有企業的基因和記憶。受訪者供圖

潞綢,是山西絲綢業鼎盛時期的代表,歷史上曾與杭鍛、蜀錦齊名,名列中國三大名綢之一,是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絲織品。 楊傑英 攝

潞綢,因潞安府而得名,從嫘祖教民育蠶到潞綢“衣天下”的鼎盛,從歷史的變遷與潞綢的興衰,潞綢見證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成為中國絲綢文化的重要部分。

因太行山特有的優質蠶繭原料,絲綢品質上佳,潞綢在明朝被定為朝廷貢品,形成較大生産規模。從盛唐開始,潞綢就在“絲綢之路”通行,抵達中亞、西亞甚至歐洲。明清年間是潞綢發展的鼎盛時期,“士庶皆得為衣”。

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室貢品以及支撐晉商發展的主要商品,潞綢因為它的精巧亮麗,明代成為出口海外的搶手貨。 楊傑英 攝

  吉利爾潞綢集團“絲千年的藝術光影”展廳。 楊傑英 攝

“説起絲綢,很多人會下意識想到蘇杭,殊不知山西潞綢有著輝煌的歷史。禦供明清五百年,成為中國北方絲綢的代表。潞綢做工極細,色調有天青、石青、沙藍、月白等十多種花色,與‘杭緞’‘蜀錦’齊名。”山西吉利爾潞綢集團婚被公司經理劉朵霞介紹,2014年,潞綢手工織造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而吉利爾潞綢集團成為這項技藝唯一的傳承單位。

吉利爾潞綢集團的前身為組建於1958年的高平絲織印染廠,61年來,培養出諸多絲綢人才,業務範圍涵蓋海內外,被譽為“太行山上一枝花”。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山西10多家絲綢企業接二連三倒閉。後來經過破産、重組、轉制,直到2008年,高平絲織印染廠變身為民營的吉利爾潞綢集團。

  吉利爾潞綢集團“絲千年的藝術光影”展廳。 楊傑英 攝

參訪者在由陳舊織造車間改造而成的“絲千年的藝術光影”展廳,感受從絲到成品的過程。 楊傑英 攝

新成立的吉利爾潞綢集團致力於精心打造“潞綢”品牌,讓潞綢技藝得到更好地傳承。公司現有10大系列上百種産品,主打産品定位在新娘潞綢被,有4大系列30多種産品。

“潞綢製造工藝的每一步都非常關鍵,每一道工序都極為細緻。我從1993年進廠,到現在一直在車間一線,不斷地學習和創新織造工藝。”潞綢手工織造技藝第四代傳承人王翠紅告訴記者,潞綢製造工藝分為原料選用、經絲、緯絲、織機裝造、紋制設計、紙板製作和織造等。以紙板製作為例,紙張的圖案花形設計力求鮮活,然後再用手工穿過紙板,而紙板的紙張就有16000張。

王翠紅説,除了原料選取飽滿、潔白、最優質的太行山蠶繭,織造技藝也是山西獨有的。“我們保留潞綢手工工藝、分層染色的獨特技藝,全部手工製作。比如一床經典款織錦新娘潞綢被,需要歷經375天、298道工序才能製作完成。”

  吉利爾潞綢集團潞綢體驗館。 楊傑英 攝

“我們將古老的技藝傳承下來,再結合現代的設計進行創新,加入更多中國元素。許多外國友人看過之後豎起大拇指説,這就是中國絲綢、中國味道、中國文化。”劉朵霞表示,近幾年,借著“一帶一路”的東風,吉利爾潞綢集團去了美國、吉爾吉斯斯坦、德國、義大利等國家,擴大了潞綢的海外影響力和知名度。

如今,吉利爾潞綢集團正在“新絲綢之路”上,復興和傳承潞綢文化,重振潞綢産業輝煌。(完)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