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共和國習俗(禮儀漫談)

發佈時間:2019-05-13 11:28:46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馬保奉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黑山人,Niksicko,黑山共和國,含羞,小夥子

  黑山人的民族服裝精緻漂亮。

性 格

黑山地處亞德里亞海東岸,歷史上頻遭外族入侵,居民不斷反抗,鍛鍊出不屈不撓的強悍性格。他們身材健壯高大,喜愛玩弄武器,不少人家中備有槍支,過年過節等喜慶日子,人們便會朝天鳴槍祝賀。他們的日常生活節奏較慢,説話做事慢條斯理,不慌不忙。平日不喜歡待在家裏,愛泡咖啡館、酒吧。他們日常交際喜送鮮花,須送單支,只在葬禮上才獻雙數鮮花。

家 庭

黑山人尊老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不經家中長者允許,子女不可談婚論嫁;家中老人健在,不可分家,因此幾代同堂的家庭很普遍。根據東正教的習慣,每個家庭都有一位“聖人”,作為家庭的保護神,每年家庭保護神紀念日這天,再遠的親人也要趕回來,與家人熱熱鬧鬧團聚。

黑山由於戰爭多,因此重視戰士,重視男孩。家中生下男孩,鳴槍慶祝,殺豬宰羊,宴請全體村民。黑山人不習慣建造陣亡將士、革命烈士紀念碑等建築物,他們認為,凡是為國家犧牲的每一位勇士,都會活在後人心中。

服 飾

黑山人的民族傳統服裝精緻、美觀。男服一般是白襯衫、寬腿長褲、長外套或無袖的粗呢短坎肩。外套用金線繡制,並點綴各種精緻圖案。男子頭戴黑呢小圓帽,腳穿軟皮鞋或長筒靴,配長襪。女服更為精緻,上穿手工繡制的絲織襯衣,外套淺色馬甲;下穿長裙,繡有各種美麗圖案。女孩子通常戴帽子,已婚婦女扎頭巾。年輕婦女的頭巾色彩鮮艷,而老年婦女的頭巾多為白色。

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曾規定黑山人的服裝只能是黑色或其他較為單調的顏色,嚴禁穿戴紅、綠等顏色鮮艷的服裝和鞋帽,並不得用金線裝飾。然而,生性剛強、渴望自由的黑山人民不理這一套,偏偏在服飾上使用紅色,特別是男裝,必定要用很多金線點綴。

餐 飲

黑山人早中晚三餐的時間稍晚,分別在10時30分、15時和21時左右。主食是麵包,肉類有牛羊豬肉及海産品,蔬菜多見黃瓜、茄子、番茄、西葫蘆等。烹調以燒烤為主,調味品不多,強調原汁原味。肉類美食首選烤肉條,外焦裏嫩,香氣誘人。

黑山的魚、蝦、蟹等海産豐富,其烹調方式一般是清蒸、水煮、燒烤。海鮮披薩是當地著名美食,做法是將海鮮鋪撒在披薩表面,沒有常見的紅椒、洋蔥等,味道頗為鮮美。

在各類葡萄酒比賽中,黑山多次獲獎,有名的是Raki、Plantaze等品牌,而啤酒以Niksicko出名。其他飲品有土耳其咖啡、酸奶、果汁等。

黑山居民多信東正教,復活節期間不吃肉蛋類食品。

求 婚

黑山民間一直流傳著咖啡訂婚的習俗。小夥子看上誰家姑娘,可徑直到其家中求婚。對於小夥子的到來,姑娘本人及其父母都會出面熱情招待。這種熱情只是禮貌待客,並不説明什麼。小夥子錶達對姑娘的愛慕之情後,能否應允這門親事,姑娘及其家人不會直接用語言回答,而是用獻咖啡的方式向小夥子傳遞資訊。姑娘獻到小夥子手上的那杯咖啡若加糖,味道甜甜的,則意味答應求婚,小夥子會高興萬分;若請小夥子喝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則表示拒絕,小夥子便會不失風度地黯然離去。

花 節

早春2月,當黑山大部分地區還是冰天雪地時,含羞花首先開放,漫山遍野一片金黃,十分美麗。這種素淡、清香的含羞花,被人們讚為“報春花”“冬天裏的春天”。從上世紀70年代起,每到2月初,黑山亞德里亞海濱一帶佈置一新,樹木上挂滿彩旗。人們穿著節日盛裝,帶著鼓樂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一年一度的含羞花節。眾人手捧纖小淡雅的含羞花,跟隨著樂隊沿海濱行進,走在最前面的通常是一名五六歲的小姑娘。

當地居民自發用葡萄酒、幹無花果招待遊人。夜幕降臨,化裝舞會開始,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淩晨。

(作者為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