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幫助我們切實改善了民生

發佈時間:2019-02-25 11:42:18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苑基榮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斯里蘭卡,醫患,醫院門診樓,專科醫院,患者

■新門診樓每天最多可接待患者6000人次,還將引進先進醫療設備,設立新科室、教學大廳和培訓中心等,將進一步促進斯里蘭卡醫學研究和教育。

■據統計,目前斯全國約有7萬人受到腎病困擾,每年有上千人死於腎病。斯總統西裏塞納表示,感謝中國政府援助,斯里蘭卡國家腎內專科醫院將成為南亞地區設施最好的醫院。

從援建斯里蘭卡國家醫院門診樓,到建設斯里蘭卡最大腎病醫院,再到承接斯里蘭卡13所醫院的醫療衛生設備升級……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正為斯里蘭卡醫療衛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為斯里蘭卡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保駕護航,也有力增進了中斯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友誼。

新門診樓足以解決人滿為患的就診難題

在斯里蘭卡科倫坡市中心,一座8層高的建築拔地而起。項目工地入口兩側懸挂著大紅燈籠,寫有“斯里蘭卡國家醫院門診樓項目工地”幾個大字。

斯里蘭卡國家醫院副院長維克利馬辛哈向本報記者介紹,斯里蘭卡國家醫院已有上百年曆史,目前醫院擁有3500余張床位和8000多名員工,每天接診人數超過2000人。但病房設施陳舊、醫療設備簡陋,加上每天人滿為患,門診室數量緊張,這家斯里蘭卡最大的門診醫院面臨諸多問題。中國援建的新門診樓將讓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按照設計,新門診樓每天最多可接待患者6000人次,足以解決目前的難題。”維克利馬辛哈説。據介紹,新門診樓還將引進先進醫療設備,設立新科室、教學大廳和培訓中心等,將進一步促進斯里蘭卡醫學研究和教育。

中鐵二十五局援斯里蘭卡國家醫院門診樓項目執行經理彭昌五説,此次項目建設內容包含一棟主門診樓、一棟傳染病門診樓、一個配電間以及其他配套設施,規劃總建築面積4.9萬平方米。主門診樓地上8層,地下1層,建築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該項目是採用“項目管理+工程總承包”模式實施的試點項目,于2017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計劃于2020年11月完工,目前已完成施工進度的40%。

斯里蘭卡衛生、營養和本土醫學部輔秘賈納卡對本報記者表示,國家醫院是斯里蘭卡最大的公立醫院,患者來自全國各地,新建的國家醫院門診樓將極大地緩解斯里蘭卡醫療資源緊張局面,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造福當地民眾具有重要意義。

當地民眾對新門診樓寄託了巨大期望

項目現場的展示板上,新門診樓高大漂亮,內部採用天井設計,盡最大可能自然採光。據介紹,新門診樓的設計理念先進,且契合當地建築特色,未來將成為斯里蘭卡的地標建築。記者了解到,建成後的新門診樓分區合理,實現醫患分流、潔污分流、人車分流。

彭昌五與記者分享了一件讓他記憶猶新的事。距門診樓項目工地13公里處設有一個輔助場地,以解決施工所需備料問題,但場地上空電線淩亂,集裝箱進出常被剮擋。現場物資部人員在決定整理這些電線時,卻發現無法達到作業高度。正在束手無策之際,附近公交站的公交車司機自願前來幫忙,把公交車開到了路中央當起了梯子,工作人員得以順利完成了工作。結束後,幾名公交司機還爭先恐後地表達對中國和中國建設者的感謝。

46歲的薩迪卡在項目工地上忙碌,此前他在軍隊服役22年,退役後來到該項目部。每月領著9.4萬斯盧比(1元人民幣約合26.8斯盧比)退役金的薩迪卡生活無憂,用他的話來説,“來到中國企業工作純屬投緣,中國人待我就像親兄弟。”薩迪卡原先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一幹就是兩年,他對本報記者説,“我起初做司機,後來升為管理者,就跟著中國企業幹了”。

中方還將為當地13所醫院進行升級改造

中國政府援建的斯里蘭卡國家腎內專科醫院于2018年7月在波隆納魯沃舉行開工典禮。該醫院建築面積25917平方米,將包括200個普通住院病床位、100個血液透析床位,項目計劃工期兩年。

據斯里蘭卡官方統計,目前斯全國約有7萬人受到腎病困擾,每年有上千人死於腎病。斯總統西裏塞納出席儀式並致辭説,波隆納魯沃地區是斯里蘭卡慢性腎病最高發地區,國家腎內專科醫院不僅將給該地區帶來好處,也將讓全國人民受益。他表示,感謝中國援助,這所醫院將躋身南亞地區設施最好的醫院行列。

除上述醫院外,由中國電科旗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承建的斯里蘭卡衛生部醫療設施升級項目近日在斯南部城市阿魯斯伽馬正式開工。賈納卡表示,該項目包括斯里蘭卡全國13家醫院的門診樓、急診室等設施建設,項目工期3年,還將提供3000多臺套醫療設備和相關的培訓及技術服務,直接或間接增加數百個工作崗位。項目完成後將為斯里蘭卡醫院新增上千個床位。

賈納卡表示,“這些項目將極大促進斯里蘭卡醫療設備和技術升級,為斯里蘭卡衛生醫療事業做出重要貢獻,中國幫助我們切實改善了民生,這是斯中共建‘一帶一路’的碩果”。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