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取得豐碩成果
文化結緣 民心相通(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數説·大數據觀察)
數據來源: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統計局、國家漢辦
製圖:張芳曼、沈亦伶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改革開放4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據統計,近年來我國的對外文化交流項目年均總數與受眾人次均超過改革開放前30年的總和。截至2017年底,我國已與157個國家簽署了文化合作協定,累計簽署文化交流執行計劃近800個,初步形成了覆蓋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間文化交流與合作網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五大洲舉辦了30余次大型中國文化年(節)系列活動,中俄、中美、中歐、中阿、中非等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向更高層次發展。
借助文化活動、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等平臺,中國雜技、武術、書法、京劇、太極拳等傳統文化紛紛走上國際舞臺。“文化年”“國家年”“交流年”等各類大型國際文化活動,讓對外文化交流形成品牌和合力。
“歡樂春節”“東亞文化之都”“中非文化聚焦”“拉美藝術季”“相約北京”等國際性文化節慶、賽事和展會品牌不斷涌現,成為廣泛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2017年“歡樂春節”活動在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座城市舉辦2000多場活動,海外受眾突破2.8億人次,近20個語種的上千家國際主流媒體進行密集報道,覆蓋受眾近30億人,影響遍及全球,成為向世界各國展示中華文化魅力的重要平臺。在全球很多地方,春節已成為本土化的節日。芬蘭赫爾辛基市市長曾表示:“春節已經成為赫爾辛基全體市民的節日。”
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備受歡迎。截至2017年,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開展各類文化活動達4000余場次,直接受眾達到800余萬人次,成為全方位展示中華文化精粹和國家形象的重要平臺。到2020年,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總數將達到50個,形成覆蓋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中國文化對外傳播推廣網路。
孔子學院以語言為媒,架起了各國人民相遇相知的橋梁。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在南韓首爾揭牌。截至2017年12月31日,146個國家(地區)建立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個孔子課堂,為增進中外人民的了解和友誼,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發揮了獨特作用。
“一帶一路”建設,為多樣文化交匯相通注入動力。過去5年多來,通過“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等平臺,以及“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等交流與合作機制,夯實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民意與社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