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對接汶萊“2035宏願”戰略

發佈時間:2018-10-26 13:55:58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張 保 劉 威 崔瑋祎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汶萊蘇丹,恒逸,摩拉,外交,東盟

汶萊北瀕南中國海,是早期加入東盟的成員國之一。根據柬埔寨首相府報告,2017年汶萊國民生産總值(GDP)總量約為141.3億美元,每人平均GDP有望超過3.3萬美元,排名世界前列。但是,汶萊經濟和財政收入主要依靠油氣能源出口,近幾年由於世界油價持續低迷,汶萊經濟總量此前已連續4年負增長。為長遠計,汶萊政府一直致力於將本國經濟由單一結構向多元化方向轉型,並提出了“2035宏願”發展戰略。與此同時,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一批中國企業的到來,正有力地推動著汶萊的經濟轉型。

大摩拉島是汶萊東北部一處離島,2017年12月26日,由中國交建下屬中國港灣承建的大摩拉島大橋項目完成全橋合龍,今年4月份已順利通車。這是汶萊首座跨海特大橋梁,結束了大摩拉島與大陸沒有橋梁連接的歷史。

在大橋建設的同時,一個投資規模更大的項目正在大摩拉島上迅速鋪開。浙江恒逸石化集團有限公司這家來自中國的民營企業,為汶萊帶來了歷史最大單筆外國投資項目:大摩拉島(PMB)綜合煉化項目。該項目預計總投資達150億美元,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設計原油加工能力800萬噸,年生産150萬噸對二甲苯(PX)和50萬噸苯。目前,一期項目已處於設備安裝高峰期,預計今年底將基本完工;二期建成後,將實現2200萬噸原油、350萬噸PX和150萬噸乙烯加工生産能力。

恒逸實業(汶萊)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連財介紹,集團選擇在汶萊投資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一是汶萊政府在土地租金和稅收等方面都給予了很多優惠和支援;二是符合市場原則,在汶萊投資建造煉油廠,未來除部分産品運回中國外,大量油品、芳烴産品等將就近銷往東南亞各國,具有關稅減免、物流快捷、成本低等優勢;三是順應大趨勢,中國企業在東盟地區投資,符合“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産能合作的政策導向。

在企業獲得發展機遇的同時,這一投資總額超過當地GDP的重大項目對汶萊經濟社會産生了積極影響。在這一項目中,浙江恒逸和汶萊政府分別持股70%和30%,文方將從項目盈利中直接獲得可持續性收入。

據介紹,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有來自中機國能、中化二建等在內的6家主承包商和中國外運等多家分包商參與其中,依據當地法律,這些公司都需要在當地建立合資公司,大批當地企業已經開始從中受益。在就業方面,目前工地上有上千名從事各個工種的汶萊和周邊國家勞工,在恒逸實業(汶萊)公司內部,大量當地員工也走上了包括人力資源經理、財務副經理、法律顧問在內的管理崗位。

這一項目還將對本土人才培養發揮深遠影響。按照協議約定,在項目實施的第8年,員工本土化率將達到60%。為滿足項目未來不同層次的人才需求,由恒逸公司出資和牽頭,挑選部分汶萊達魯薩蘭大學2年級學生,送往浙江大學石化專業培訓,並安排在中國的石化公司實習,之後再返回汶萊。目前,已培養5批共68人,其中3批26人已就職于恒逸實業(汶萊)公司,他們將成為汶萊石化行業未來的工程師人才。此外,恒逸還在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校專門開設了“恒逸(汶萊)班”,委託培養汶萊專業技術工人,他們將成為未來的行業技術骨幹。

據陳連財介紹,大摩拉島項目受到兩國政府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援。在汶萊蘇丹的指示下,新一屆政府設立的“恒逸項目指導委員會”成員,由此前的能源、外交、財政三位部長擴充到交通、能源、發展、外交、國防、財政等七位部級領導共同參與。公司始終與該指導委員會保持密切溝通,委員會成員多次上島現場視察和解決問題。項目建設還得到了由國家開發銀行牽頭的銀團貸款,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都對項目給予了資金支援。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