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5週年。5年來,“一帶一路”已成為廣受歡迎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公共産品。儘管當今世界上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有新的表現,但合作共贏仍是大勢所趨,國際社會強烈呼喚更加平等包容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和國際合作模式。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創新國際經濟合作模式和全球治理思想,為世界提供實現互利共贏合作的中國方案,體現了中國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一員的責任擔當。
與“一帶一路”參與國開展區域經濟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環節。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致力於同國際社會一道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新挑戰,提升經濟全球化的包容性、開放性和普惠性,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與相關國家的經濟合作已經取得顯著成效。
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走向深入,中國與其他參與國的相關經濟合作範圍、項目都會增多,提升區域經濟合作水準和品質的任務也會更重。“一帶一路”參與國有著各不相同的國情和發展水準,也面臨一些共同的發展難題。這就需要我們以實現互利共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維護國家利益與合作發展相結合,形成差異化、多層次的經濟合作模式,深化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用,大力拓展區域經濟合作廣度和深度,提升經濟合作針對性和品質效益。
在深化經濟合作過程中,要注重與參與國發展戰略對接。“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致力於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是開展各方面務實合作的基礎,是擴大“一帶一路”參與國利益匯合點的關鍵,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一帶一路”參與國中有眾多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一方面具有促進經濟發展的強烈願望,另一方面又受自身條件限制,無力推進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這就需要相關各國建立政策協調對接機制,共同制定合作方案,共同採取合作行動,形成規劃銜接、發展融合、利益共用局面。
由於“一帶一路”參與國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因而具有不同層次的合作需求。處於前工業化階段的國家,主要需求是大力發展工業企業,促進工業生産快速發展。處於工業化中期的國家,主要需求是提高工業生産的技術水準。而處於工業化後期的國家,主要需求則是發展高新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實現轉型升級。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努力實現與合作方的國情、國力和發展需求緊密對接,開展多層次、多模式的立體化經濟合作。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深化“一帶一路”經濟合作,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打破發展瓶頸,釋放各國發展潛力。抓住産業這一經濟之本,推動各國深入開展産業合作,促進各國産業發展規劃相互相容、相互促進,抓好大項目建設。加強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培育新業態,激發經濟增長活力。由於“一帶一路”參與國資源稟賦和産業結構互補性較強,可以將投資與貿易有機結合,推進經貿産業合作區建設,促進産能合作和經貿合作,將經濟互補性有效轉化為經濟推動力。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要深化金融領域合作,不斷健全“一帶一路”建設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當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産能合作、經貿産業合作區等合作形式成為推進“一帶一路”經濟合作的重要抓手,這些項目的實施都面臨巨大的融資需求。建設多元化投融資體系能為拓展多層次經濟合作提供更加堅實的融資保障,進一步促進資金融通。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