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互補,打造互聯互通樞紐港

發佈時間:2018-08-07 08:48:18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宦 翔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互聯互通,樞紐港,挂港,海運,天秤座

當地時間8月6日傍晚,“中遠海運天秤座”號集裝箱貨輪(上圖,本報記者宦翔攝)裝貨完畢,緩緩駛離了經停的新加坡港。接下來,它將穿越馬六甲海峽,通過蘇伊士運河,抵達歐洲。這是“中遠海運天秤座”號貨輪的處女航,也是新加坡港首次迎來目前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貨輪。

新加坡港是全球重要的航運中心,站在“中遠海運天秤座”號貨輪上放眼周圍,眼前都是五顏六色的集裝箱。通過與中遠海運共同經營碼頭泊位,新加坡港互聯互通樞紐港的作用正日益得到加強。

2003年,原中遠集團旗下中遠太平洋公司(現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與新加坡港務局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合資成立中遠—新港碼頭有限公司。這是新加坡港務集團與客戶在當地合資經營的首個碼頭項目。目前,中遠—新港碼頭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港巴西班讓港區共經營了3個泊位。公司總經理楊劍向本報記者介紹,近5年來,碼頭的經營業績喜人。2017年,處理能力達191萬個標準集裝箱,同比增長60%以上,預計今年將同比增長40%以上。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挂靠新加坡港的航線大約有40條,合資碼頭月度操作量超過15萬標準箱。“航運與港口的運作是互惠互利的。”中遠海運(東南亞)有限公司總裁顧勁松告訴本報記者,“集裝箱發貨量越大,單箱成本就越低,船舶的挂港率就越高,盈利也就越多。因此,中新合作運營的碼頭是互利共贏的。”

來自新加坡的中遠—新港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水明對本報記者表示:“新加坡港長期以來擁有豐富的管理和操作經驗,中方合作夥伴開設的航線多、船隊運力大,雙方的合作形成了優勢互補。”

除了合資運營碼頭,中遠海運集團還在當地開展物流、集裝箱運輸、油品運輸、燃油供應及貿易等業務,提升物流供應能力,做深互聯互通文章。沿著中遠—新港碼頭西行約15公里,本報記者來到了裕廊工業園。遠遠望去,中遠海運集團下屬的高昇一站式物流中心拔地而起,格外醒目。

“一層到五層是倉庫,從六層開始是集裝箱堆場。汽車通過大樓兩端的螺旋通道,轉移貨物或集裝箱。最大限度利用土地,把兩大功能區合二為一,是物流中心最顯著的特點。”中遠海運(東南亞)有限公司財務管理部總經理梁鍵鋒向本報記者介紹,“因此,這裡也有一個更形象的名字——空中堆場。”

空中堆場于2017年中旬投入使用,在全球尚屬首家。它高約110米,佔地約2.3萬平方米。在空中堆場,貨物和空集裝箱是“樓上樓下的鄰居”,有效避免了提取或換空箱的額外時間,平均可以節省半小時,效率大大提升。在貨物倉庫上疊加一個集裝箱倉庫,土地資源也得到了更高效利用。

“當初我們最擔心的是,廠房建成後,能否在土地的使用期限內盈利。”梁鍵鋒認為,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生産效率是所有企業追求的目標。而在國土面積不大的新加坡,當地政府格外珍惜土地資源,併為此提供政策支援。例如,空中堆場的設計方案獲得了由該國政府批准的60年土地使用權。“如此長的土地使用年限在當地並不多見,這也體現出中國的投資與當地的發展是相向而行的。”

近5年來,中新“一帶一路”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中國連續5年成為新加坡最大貿易夥伴,目前,新加坡是中國最大投資來源國。2017年,習近平主席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兩次會晤,就深化中新“一帶一路”合作達成重要共識,為共建“一帶一路”指明方向。兩國簽署了政府間“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同推進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和“南向通道”建設。

“我們與新加坡的合作響應了‘一帶一路’倡議,也契合了新加坡乃至東南亞地區的發展規劃。通過加強東南亞各國與中國之間海運連接,實現了更立體的‘互聯互通’。這不僅加強了雙方貿易往來,也開啟了中新經貿關係新的篇章。”顧勁松表示。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