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非洲真正的朋友

發佈時間:2018-06-20 14:36:25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李志偉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對非投資,中國的崛起,非洲國家,真正的朋友,盧安達

  衣索比亞東方工業園正門。

本報記者 李志偉攝

中國援助盧安達農業示範中心內,中國專家正在向盧安達農民傳授菌草種植技術,幫助他們擺脫貧困。

本報記者 李志偉攝

  衣索比亞東方工業園內,工人正在組裝汽車。

本報記者 李志偉攝

  南非約翰內斯堡一家中國投資的企業中,工人正在機器上操作。

本報記者 李志偉攝

  盧安達基加利一家中國投資的服裝廠中,當地青年正在工作。

本報記者 李志偉攝

  中剛非洲銀行總部大樓已經成為當地的地標建築。

本報記者 李志偉攝

2015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提出了致力於支援非洲加快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中非“十大合作計劃”,目的是要幫助非洲破解發展瓶頸。目前,非洲許多國家通過加強與中國合作,逐步走上工業化道路,促進了農業現代化。中國對非投資和商業活動為非洲帶來了三大經濟紅利

“有什麼理由不歡迎中國?”

在東非高原,連接海洋與內陸的鐵路上行駛著中國製造的列車,滿載著貨物,肩負著非洲國家發展的希望;盧安達的丘陵之間,在中國投資者興建的服裝廠裏,當地工人正勤奮地工作,讓他們的家庭過上更美好的日子;在西非熱帶雨林的村落裏,中國醫療隊的醫生汗流浹背,顧不及拭去額頭的汗水,為當地白內障患者帶來光明;在莫三比克的田地裏,非洲農民兄弟與中國專家一起享受豐收的喜悅……

在中非雙方共同努力下,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最主要的投資和旅游來源國。中國已幫助非洲建設了6500多公里鐵路,6000多公里高速公路,200多所學校,80多座體育場、數十座政府辦公樓、議會大廈和大量的機場、港口,還促進了非洲通信現代化。

在南非開普敦,海信南非公司的工廠裏,當地員工在流水線上作業,生産出來的冰箱、電視都貼上了“南非製造”的牌子,銷往全國以及南部非洲市場。目前,海信已經成為南非家電行業的第一大品牌。這個廠子裏,中國員工僅60多名,其餘700多個就業崗位都留給了當地,此外還間接創造了3000多個就業崗位,年創匯達2億多美元。

奈米比亞總統根哥布表示,在中方的幫助下,非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蓬勃發展,波札那、尚比亞等不少非洲內陸國有了出海口,有力推動了非洲區域一體化進程。“當你踏上非洲這片土地,就會看到很多中國公司的投資項目,他們幫助非洲國家修建公路、鐵路、機場和港口。”根哥布表示,“中國在非洲建設工業園,進行技術轉讓,為當地創造就業,增加當地産品附加值,有什麼理由不歡迎中國?”

“非洲需要投資,需要工作,需要發展”

到過亞的斯亞貝巴的人都會為這座城市的活力感嘆。今日的衣索比亞首都高樓林立,整座城市每個角落都有新樓在建設之中。呈現出一幅現代化城市的景象。

從亞的斯亞貝巴驅車向東行駛,不多久就來到了位於杜卡姆鎮的東方工業園。“15年前,我曾經來過這裡,當時這裡是一片荒草。現在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變化真是太大了。”剛果(金)阿斯論壇媒體集團總編何塞·納韋吉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這裡有了很多工廠,當地年輕人在明亮的車間裏工作,將原材料製造成商品出售到國際市場。“這正是非洲需要的!非洲需要投資,需要工作,需要發展。”

東方工業園由江蘇永元投資有限公司于2008年投資興建。高大明亮的辦公大樓四週花團錦簇。東方工業園目前已經成為衣索比亞的示範工業園。工業園管委會副主任焦永順介紹説,83家入園企業中已經有56家投産,創造了1.3萬多個就業崗位。在工業園門口,經常有許多當地年輕人在等待招工機會。

剛果(布)恩古瓦比大學國際法教師利昂內爾·阿佩托表示,中國來非洲投資為當地人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正是因為有了中國的投資,很多非洲人找到了工作,“中國企業雇用了大批當地民眾,特別是青年人。他們都樂意在中國企業工作。中國投資真的給了非洲國家很大幫助。”

目前,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興業的領域越來越廣,規模也越來越大。這些投資都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拉動作用。例如,三聖(埃塞)藥業公司投資8500萬美元,在東方工業園中興建了衣索比亞最現代化的制藥廠。未來,這座藥廠計劃形成年産100億片片劑、50億粒膠囊和4000萬袋輸液産品的規模。這些産品不但將滿足衣索比亞本地市場,還將銷往非洲其他國家。此外,制藥廠還將創造300多個就業崗位,更重要的是將培訓一批衣索比亞本土的醫藥生産管理人才。

衣索比亞總統穆拉圖·特肖梅歡迎中國投資,稱讚中國是非洲真正的朋友。衣索比亞外交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貝貝·艾納特認為,中國對於非洲國家是更好的合作夥伴,因為“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

中國的崛起和對國際事務的深度參與,史無前例地為包括非洲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了實現政治穩定、社會安全和經濟發展的解決方案。非洲許多國家通過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逐步走上工業化道路。烏干達政府發言人奧龐多表示,非洲正從全球化的旁觀者成長為融入國際大市場的參與者。他舉例説,中國在烏干達投資了遼沈工業園、唐山—姆巴萊工業園,分別將創造1.6萬、1.5萬個就業崗位,提高烏干達的出口能力。

“我衷心地感謝中國”

盧安達是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雖然擁有肥沃的土地,但是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只有772美元,80%的人以務農為生,是全球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位於盧安達南方省的中國援助盧安達農業示範中心,指導當地農戶種植蘑菇,在幾年的時間裏不但豐富了當地人的餐桌,而且還幫助數千個當地家庭脫貧。示範中心主任陳曉斌介紹説:“我們通過傳授專業技術,幫助盧安達發展新興菌草産業,以此促進盧安達農業的現代化。”

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郊區的一座山坡上,萊昂尼達斯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大學畢業後,他在示範中心學習了菌草種植技術,而後建立了自己的工廠,現在雇了20名員工。村裏不少人從他這裡購買菌袋栽種蘑菇。萊昂尼達斯説:“我生在這個村裏,原本家境一般,現在已經蓋了新房子,買了兩輛車,鄰居們都很羨慕我。我衷心地感謝中國,感謝中國援助盧安達農業示範中心。我從那裏學習了知識,讓我從一個窮小子變成了村裏的名人。”

萊昂尼達斯用盡所學幫助同鄉共同致富,還出資為村裏建設了一所幼兒園。“我有了能力幫助更多的人,我想帶領大家一起致富。現在大家通過種蘑菇都有了更好的生活。”萊昂尼達斯認為,中國與盧安達在農業合作方面有著巨大潛力,“僅僅是蘑菇種植就讓我們整個村子都有了巨大變化,很多人有了工作。盧安達有著肥沃的土地,卻面臨糧食安全問題,如果我們同中國進一步深化合作,相信盧安達人民能夠受益更多”。

像很多非洲國家一樣,肯亞高度依賴糧食進口,無力抵禦國際糧食價格波動的衝擊,貧困家庭日常支出的40%—60%用於食品消費,微小的糧價上漲都有可能嚴重影響民眾的生活。據肯亞喬莫·肯雅塔農業技術大學農學教授大衛·姆布魯介紹,在中科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框架下,中肯農業專家對肯亞土壤條件和農業生産條件進行了考察,證明肯亞完全有能力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為此,肯雅塔總統決定把糧食安全作為肯亞未來5年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麥肯錫公司的報告認為,中國對非投資和商業活動為非洲帶來了三大經濟紅利。一是創造就業和技能培養,中國企業雇用的絕大多數員工都是當地民眾。本報記者走訪了非洲20個國家的中資企業,了解到大多數在非中國企業裏的員工90%是當地人。二是推動知識和新技術的轉移,中國企業通過向非洲各國引入新産品和技術,推動了非洲市場的現代化進程,中國企業中當地管理人員比例逐步上升。三是促進融資和基礎設施開發。中國企業正在非洲用更少的錢、更快的速度,為非洲交付一個又一個的項目。

在非洲,人們提起中國總會豎起大拇指,説到中國帶來的變化更是如數家珍。數據會説話,事實會説話。中非合作如同奔騰的江水滾滾向前,勢不可擋。

版式設計:蔡華偉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