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將成為能源合作新亮點

發佈時間:2018-05-23 08:52:46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王凱歌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能源合作,能源生産,合作機制,大國博弈,能源企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下稱國經中心)日前在北京舉行智庫叢書成果發佈會,國經中心資訊部副部長景春梅介紹了國際能源合作方面的研究成果。報告稱,近年來能源生産中心“西移”而消費“東擴”,油氣大國博弈更加激烈,地緣政治變化使得能源合作環境更趨複雜。新形勢下,國際能源合作亦呈現出新趨勢,共建“一帶一路”將成為能源合作新亮點,全球能源治理將成為能源合作制高點。

報告稱,近幾年國際能源合作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能源生産中心加速“西移”,供應格局多極化。能源生産中心向“西半球”轉移,打破了原來歐佩克主導的供應格局,北美特別是美國成為全球油氣資源供應中心,加上俄羅斯、中亞的油氣資源,油氣供應方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二是能源消費中心繼續“東擴”,新興經濟體消費不斷上升,特別是中國和印度消費量不斷增加。三是能源消費結構多元化,進入“四分天下”的時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已成為一次能源消費中最具潛力的領域,未來有望與煤、油、氣形成“四分天下”的格局。四是國際油價劇烈波動使得全球油氣大國的博弈更加激烈,全球能源走勢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五是地緣政治變化導致能源合作環境更趨複雜。

美國頁巖油氣革命和能源獨立政策正在改寫國際能源地緣政治格局。“從去年的卡達斷交風波到沙特反腐,以及美國對俄羅斯、伊朗、朝鮮的制裁等都給國際能源合作蒙上了陰影,國際能源合作環境日趨複雜。”景春梅説。

在新的形勢下,國際能源合作呈現出四大新趨勢,一是維護共同安全成為國際合作新理念。二是能源轉型與應對氣候變化仍然是合作的主旋律。三是共建“一帶一路”成為能源合作新亮點。四是全球能源治理成為能源合作制高點。

現行的全球能源治理機制,要麼反映傳統的能源生産國利益,要麼反映主要發達國家的利益,難以平衡新舊能源生産國和消費國的利益訴求和分歧。“在此背景下,亟須構建新的全球能源治理機制,維護包括能源生産國、消費國、過境國等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國的核心關切和整體能源安全,並充分體現新興能源大國的利益訴求。”景春梅強調稱。

1978年以來,我國能源合作從過去的“引進來”走向目前的“引進來”和“走出去”並舉,從全球能源治理的跟隨者變成影響者,在合作方式和合作理念上均有巨大提升。雖然我國在全球能源市場上的體量不斷增大,但影響力仍然不夠,企業“走出去”的國際化水準還不高,開展能源國際合作的總體能力與經濟規模和體量還不相稱。

“我們希望在2035年的時候形成一個我國深度參與的、充分反映廣大發展中國家關切和需求的以建設全球能源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國際能源治理機制。”景春梅無比憧憬地表示。

景春梅提出以“一帶一路”為突破口,深化能源國際合作,勾畫一個區域的合作框架,同時勾畫國際合作框架。

“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區域重點主要包括:一是推動與俄蒙中亞、西亞北非的戰略對接。這些中亞國家是全球油氣資源的核心地帶,也是我國油氣資源的主要來源地,應該與其開展全産業鏈的合作。二是推動與東南亞、南亞地區在重點領域的對接,以點帶面開展合作。三是推動與中東歐、獨聯體國家能源合作的先期培育。

對於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應發揮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優勢,助力提升目標國能源生産與利用水準。完善跨境輸電通道,開展區域電網升級改造合作,促進我國豐富水電等電能在當地消納。

對於中東歐國家,景春梅表示,這些國家對新能源和低碳的要求很高,應該著重在新能源方面與其開展合作。

對於“一帶一路”夥伴關係,報告稱應該建立包括能源交易市場機制、貿易和投資合作機制、能源過度金融化監管合作機制、能源企業合作機制、資訊交流共用機制在內的五大區域能源合作機制。

在能源交易市場機制方面,我國今年已經推出了原油期貨,旨在建立亞太地區的原油交易市場,形成基準價格。在天然氣方面,我們構建了上海、重慶等全國的油氣交易中心,還有新疆的區域天然氣交易中心,旨在構建亞太的天然氣交易市場。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