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一帶一路”沿線投資風險

發佈時間:2018-04-19 17:53:05 |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 作者:黃永明 于雪嬌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投資風險,投資決策

“一帶一路”倡議覆蓋65個國家和地區,影響範圍輻射至亞歐非三大洲,許多沿線國家已成為中國對外投資合作的重點區域,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開始將目光放在新興市場,尋求長遠的投資機會。近年來,隨著一些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逐漸抬頭、地緣政治風險增大,如何能有效地規避風險、選擇適當的投資目的地,成為中資企業關注的重點話題。

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投資更加理性

當前,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的特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投資規模理性增長。自2010年後,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直接投資額雖然有小幅的波動,但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水準,呈現出更加理性的趨勢。

二是區域偏好顯著。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額呈現非均衡分佈,2016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前20位的國家中“一帶一路”國家有7個上榜,其中東盟區域國家佔5個,反映出我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的區域偏好性較強。

三是重點行業投資集中。綜合2005至2016年間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直接投資總額行業分佈,能源投資達1183.9億美元,其次是金屬行業214.3億美元和交通行業155.6億美元,房地産123億美元排名第四。其中,第一位的能源行業投資總額佔總量的一半以上,行業投資呈現高度集中的情況。

目前,隨著産能合作的加快推進,中國許多重點項目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開,在帶動東道國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開創了全新的對外市場空間與合作模式。

中國企業仍需防範三方面風險

“一帶一路”是充滿機遇之路,但也是充滿風險之路。中資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投資風險主要可以分為治理風險、經濟風險和文化風險三個方面。

治理風險,可用全球治理指數(簡稱WGI指數)來衡量。它是世界銀行發佈的用來測量治理品質的指數,可以綜合反映一國的治理風險情況。該指數細分為政治民主度、政治穩定性與非暴亂、政府有效性、管制品質、法製程度和腐敗控制六個指標。分數越高,表明制度越完善。綜合“一帶一路”國家得分可以發現,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對東道國的治理風險沒有明顯的偏好。這表明,治理風險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區位決策影響不大,東道國的市場規模、市場潛力、對外開放程度、資源稟賦等其他因素可能更加重要。

經濟風險,也是對外直接投資時面臨的一大風險。宏觀經濟環境和金融市場發展,這兩個指標可以衡量經濟風險對中國對外投資的影響。宏觀環境指標包括政府預算平衡、國民儲蓄總額、通貨膨脹率、政府債務和國家信用等級五方面,金融市場發展包括金融市場的效率和信賴度兩個方面。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在區位選擇上比較偏好于具有穩定宏觀經濟環境和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更成熟的國家,同時也説明東道國的宏觀經濟環境和金融市場發展水準是中資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時會重點考慮的因素之一。

隨著與“一帶一路”國家不斷推進深化交流,文化風險的研究在近幾年也越來越重要。對外直接投資的文化風險,可通過文化距離這個指標進行衡量。文化距離一般是指一國規範及價值與另一個國家之間的差異程度,其中包括語言、教育、宗教信仰等。文化距離影響本國與東道國市場之間的資訊交流,可能會造成本國與東道國在溝通過程中的誤解,形成難以調和的矛盾,從而會增加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成本。將“一帶一路”國家文化距離值與我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直接投資流量值對比分析,可以發現中國對外投資更加傾向於選擇文化距離小的國家,以規避文化風險。

進一步為“走出去”企業保駕護航

第一,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開磋商談判,幫助完善商業規章制度。

“一帶一路”國家中許多國家在商貿方面的政策法規還不是很完善,甚至存在管理的真空,在開展雙邊和多邊貿易時難以保證投資國的利益安全。同時,東道國可能也會由於法律法規的不明確而擔心被觸犯自身的利益,從而有意抬高投資門檻。要保證商業活動的正常開展,中國應該儘快與東道國一起完善商業規章制度,為想要“走出去”的企業保駕護航。

第二,鞏固加強與東盟地區國家的合作,鼓勵企業對東盟地區進行投資。

從地理位置上看,東盟各國與中國鄰近,這在運輸成本上有很大的優勢,且東盟國家與中國的文化距離也比較相近。中資企業對東盟國家投資,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資壁壘,提高投資成功幾率。東盟國家中,有許多新興經濟體,在發展前景上很有潛力。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已形成了較大的交易規模和産業集群。隨著國人生活水準提高和購買力增強,越來越多的國外商品受到人們的熟知和青睞。中國可考慮在東盟國家投資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海外倉,加強物流網路等配套的服務,在引入海外商品的同時,大力推廣國內兼具特色和品質的商品,形成互惠互贏的良好局面。

第三,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幫助企業做出更適合自身發展的投資決策。

由於許多中資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對“一帶一路”國家的了解匱乏,限制了其對東道國的投資。對此,應積極組織各種展會和國際會議,促進中資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交流,這不但可以為企業提供直接了解東道國的良好平臺,同時也有利於中資企業做出適應自身成長的投資決策。此外,還可以組織鼓勵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考察訪問,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便於企業投資後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一帶一路”國家對於中資企業入駐仍持有懷疑和抵觸的態度,且對“一帶一路”倡議本身的目的性有一定的誤解,認為中資企業會替代當地企業,從而對當地經濟造成影響。對此,中資企業可以聯繫當地政府開展宣講會,努力消除不必要的誤解,讓入駐地能更好地接納企業,同時也為企業在當地的長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作者:武漢大學中國中部發展研究院 黃永明 于雪嬌)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