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佈資訊顯示,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獲得央行的行政許可決定書。這意味著,自2015年1月央行同意8家社會機構開展個人徵信業務以來,國內首張個人徵信牌照終於下發。業內人士指出,此舉將有效打破個人信用記錄領域存在的“資訊孤島”,擴大個人信用數據覆蓋範圍,有利於塑造良好的信貸交易氛圍,遏制惡意欠貸、多頭借貸、暴力催收等現象,從而在網際網路金融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進一步扎牢我國金融體系風險防控的制度“籬笆”。
徵信資訊開放共用
“個人信用徵信”是指徵信機構對個人信用資訊進行採集和加工並提供個人信用資訊查詢和評估服務的活動。相關報告主要用於商業賒銷、信貸往來和招聘求職等領域。
據了解,百行徵信有限公司俗稱“信聯”,是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牽頭,與芝麻信用、騰訊徵信、深圳前海徵信等8家市場機構共同出資成立的一家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主要業務是在銀、證、保等傳統金融機構以外的網路借貸等領域開展個人徵信活動。在市場人士看來,該公司獲得個人徵信牌照,將最大限度彌補央行徵信中心在個人信用資訊領域的欠缺。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研究院院長黃震表示,目前能夠提供個人徵信服務的權威機構,主要是央行徵信中心及其下屬的上海資信公司,但其服務對象為傳統金融機構。當各家網際網路借貸機構把客戶資訊看成自己的核心資産而不願分享之時,就會造成“資訊孤島”,給不法借貸者以可乘之機。“如果有人在某平臺借款不還,卻不會在央行徵信中心留下記錄,就依然可以在其他多個平臺進行借貸。”黃震説。
在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看來,與央行個人徵信系統相比,信聯在數據源和數據結構上會有比較明顯的差異,在人群覆蓋上可以更多元化,能夠很好地填補市場空白。
騙貸賴賬再受制約
據業內人士介紹,信聯獲得個人徵信牌照將把央行徵信中心未能覆蓋到的個人客戶金融信用數據納入,從而構建一個國家級的基礎數據庫。
未來,一個人在金融市場上所有的不良記錄都將無處遁形:不管是向傳統的銀行貸款,還是向民間信貸公司、網路借貸平臺進行貸款,亦或是做生意,甚至是戀愛交友,都可能會受到信用記錄和分值這一參考依據的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多頭借貸、惡意欠貸、暴力催收等民間借貸當中的不良現象,在很大程度上與個人徵信體系不夠完善有關。“比如,一些現金貸平臺給出的貸款利率很高,其原因就在於借款人信用體系不完善,出借方需要靠高利息來覆蓋高風險。很顯然,完善個人徵信體系的意義就在於支撐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實現良性發展。”董希淼説。
董希淼進一步指出,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信用都是經濟身份證,是一張沒有期限的名片。在經濟金融領域,“信用”其實就是指“借錢還錢”,而完善的個人徵信數據則可以提高守信者獲得金融服務的可能性和便利性、降低獲取民間金融服務的成本。
促進金融健康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強化個人徵信體系建設,是完善金融基礎設施、為防範金融風險“扎牢籬笆”的重要舉措。未來,應組建海外徵信中心,與央行徵信、百行徵信一併收集所有企業及自然人的國內外信用資訊,真實實現社會信用體系的無死角覆蓋。
“需要看到,個人徵信體系是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普惠金融的生態環境還不夠完善、信用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升級和擴建,普惠金融的覆蓋範圍、可獲得性、安全性等方面都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信用基礎設施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金融市場發展的效率和效能,並將對整個金融業産生深遠影響。”董希淼説,因為普惠金融服務對象普遍缺乏信用數據,也難以直接納入央行的徵信系統,所以市場化個人徵信體系建設將補齊這一短板,不僅將促進我國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而且將對鄉村振興、創業創新、個人消費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央行在2017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貨幣政策需要更好平衡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去杠桿和防風險之間的關係。
對此,有專家也表示,貨幣政策並不是單純控制不同期限的貨幣供應量這麼簡單,還應該包括更為基礎的信用及風險防控制度建設。從這個意義上説,向民間發放個人徵信牌照、打破個人徵信“資訊孤島”,正是中國貨幣當局著眼長遠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