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理財,裏頭“門道”可不少

發佈時間:2018-02-09 14:41:16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賀強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外幣理財,理財目標,門道,人民幣理財

近期,受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影響,商業銀行外幣理財收益明顯提升,投資者對外幣理財的關注度也日益上升。與人民幣理財有所不同,外幣理財相對複雜,既要考慮利率因素,又要考慮匯率因素。對此,投資者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看清外匯理財的“門道”。

從外幣資金的存在形式看,外幣可分為外幣存款和外幣理財。如果想增值,外幣資金要麼存在銀行,要麼投資外幣理財。在十幾年前,境內居民持有的外幣存款幾乎都是由境外匯入。是否擁有外幣存款,是當時銀行衡量優質客戶的重要標準之一。時過境遷,雖然外幣存款早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但外幣理財因為有著較高的準入門檻(一般是8000美元)以及需要較高的專業水準,相對於人民幣理財,外幣理財客戶仍是鳳毛麟角,銀行一般仍將其視為優質客戶。

從資金投向來看,外幣理財大致分為固定和結構産品兩類。一種是相對固定收益類型的産品,比如購買美元債券。近期由於受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影響,美債收益率明顯提升,國內商業銀行投資外幣理財收益也是“水漲船高”。另一種是結構性理財産品,如掛鉤黃金、原油價格或者其他外幣匯率走勢等。如果銀行對價格的走勢判斷正確,那麼投資者將獲得較高的收益;但銀行一旦判斷失誤,投資者將幾乎沒有任何收益,甚至部分結構性理財的本金還面臨損失的風險。不同的外幣理財産品風險和收益情況大相徑庭,在銷售過程中,銀行也會對投資者進行風險分類,因此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理財目標,合理選擇外幣理財産品。

從理財目的上看,外幣理財群體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擁有外幣,最終目的也是為了使用外幣,這類群體可以不考慮匯率波動。美元是否升值,都與自己無關。另一類群體是自己沒有外幣,但主動購入外幣後投資理財。比如,前一段時間有人看空未來人民幣匯率,購入外幣後投資外幣理財,還等待人民幣匯率“進一步貶值”後,再將持有的外幣結匯成人民幣。此類外幣理財,不僅有一定的合規性風險,同時還有匯率波動的風險,很可能“弄巧成拙”。

從理財的階段看,外幣理財分為“套利”和“套匯”階段。前幾年,尤其是2005年“7·21”匯改之前,人民幣匯率穩定,同時存款基準利率較低,且境內幾乎沒有人民幣理財産品;而彼時的美元利率高於人民幣利率,外幣理財産品已經非常成熟。當時,投資者積極投資外幣理財,除了自有外幣之外,還通過“購匯留存”甚至從“黑市”買入美元,然後投資美元理財。由於當時幾乎沒有匯率風險,這種理財方式幾乎成了一種“無風險套利”。2005年以來,隨著人民幣長期升值,已經沒有人再去主動購匯後投資外幣理財了,外幣理財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2015年下半年以來,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下,一些本來並不持有外幣的群體,在“賺錢效應”的帶動下,忍不住“打擦邊球”,使用個人年度購匯指標(每人每年5萬美元)購匯,期待人民幣繼續“貶值”後,再通過結匯從中賺取匯兌收益,可謂“套匯”。但始料不及的是,在各種政策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由前期貶值迅速反轉為大幅升值,投資者“套匯”不成反而“虧損”。此時,購買收益相對較高的外幣理財等待解套,以時間換空間,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了。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從資金來源看,外幣理財分為現匯和現鈔兩種。因為外幣分為現匯和現鈔兩種,現匯是銀行頭寸的概念,現鈔是紙質貨幣的概念。毫無疑問,管理現匯的成本更低。因此,銀行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買入現匯。所以,在購買外幣理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持有的外幣性質來對應不同的理財産品。否則一旦現匯變成了現鈔,就得不償失了。

(作者單位:中國銀行總行)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